30年后,行走在定西的黄土高原,陡峭坡地变成了平整梯田,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
这绿色装点着黄土,透出的不仅是绿荫,还有全国人民对大西北的厚爱,定西人对自然的新认识。
1983年冬天,一个来自中南海的包裹寄到定西。
工作人员发现,包裹里面是两袋种子,侧柏种子1.25公斤、华山松种子0.75公斤。附信中说,这是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同志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一点心意。
这些种子后来被播种在定西苗圃。30年后,侧柏全部成活,长势良好,华山松也在顽强生长着。这些绿荫点缀着现在定西市区内的玉湖公园。
那一年,共青团中央发动全国青少年,采集草籽树种,支援大西北改变山河面貌。
定西林业部门的资料记载显示,当时定西共收到全国寄来的树种17种、60.17吨,这些种子被分发到全市的7个县。如今,已经没有人、没有数据能说清楚,这些种子究竟生长出了多少花草树木,染绿了多少黄土。
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说:“定西人不会忘记,这片土地上的绿色饱含着不一样的深爱。”
定西人大念“草木经”,是因为定西人多、太穷。
20世纪80年代初,定西的老百姓连饲草、柴火都解决不了,只好去铲草皮、挖树根。为了多收点粮食,人们就不停地开垦荒地。“越垦越穷,越穷越垦”。
本就贫瘠的土地,随着生态的破坏,水土流失愈加严重。
水土不存,如何治穷?在“反弹琵琶,种草种树”的理念指导下,定西上演了一场“治山水”的大戏。定西市扶贫办的统计数据表明,到1993年底,定西梯田面积达到了347.9万亩,累计种草种树28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17.9%,29.6万户农民用上了节柴灶。
而定西生态建设中最经典的故事,是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五子登科”:“山顶戴帽子(种草种树),山腰系带子(修梯田),山脚穿靴子(筑坝),找出新路子,狠狠抓票子。”
1999年,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行动在定西展开。安定区农民苏登攀的生活轨迹因此而改变。因为家里开着榨油坊,苏登攀地里的活儿忙不过来,他在乡亲们还不愿意退耕时,第一个表了态。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开始时,他又带着45人的队伍到处挣工钱:挖一亩树坑20元,种一亩4元。
山上的活儿干完,地变少了,苏登攀开始和妻子一起养鸡。鸡场建好后,他又开始拉着队伍去搞水电工程。“出去多了,我也认为这里不太适宜生存,但是没办法,生在这里了。”苏登攀说,“我,我的孩子,这里的年轻人还是要走出去,去闯荡外面的世界。”
绿色,改变的不仅是定西的山水,还有人心。
一批人从退耕还林工程中捕捉到从事树木育苗的商机,并成功地脱贫致富。
一批人投身于荒山绿化,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这片荒凉土地难得的绿色。
新的林权制度改革更是为定西人绿染黄土提供了制度性的权利保障,激发了更大的积极性。
曾多次到定西调研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反弹琵琶,不仅仅是种草种树,还要来一个观念和思想上的反弹琵琶,定西脱贫才会有更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