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博物馆升为国家一级 70年历史物华天宝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2-28 09:58: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甘肃彩陶展厅  

丝路文明展厅  

古生物化石展厅:黄河古象  

佛教艺术展厅。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甘肃省博物馆是一家西部一流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品种繁多、数量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其五大基本陈列中的甘肃彩陶艺术展、古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甘肃省佛教艺术展四项都曾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2年11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甘肃省博物馆作为新晋十七家之一,赫然在列,填补了甘肃省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这是在新台阶上的新起步,我们省博一定会再接再厉,留住这一荣誉。”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

  展厅风华

  甫进大厅,入眼便是一幅中华故土地图,右下角专门用红线圈定了一块区域,将钓鱼岛、曾母暗沙等专门标出,地图边围了几个观众,正指着这一块,小声而坚定地议论:“做得好,钓鱼岛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

  大厅前方展厅正在进行扬州八怪书画作品展出,侧厅是《流光溢彩——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器特展》,加莱多层次、浮雕式图案的套色玻璃器,有“波西米亚水晶”之誉的捷克车刻玻璃等,流光溢彩,精妙绝伦,或晶莹剔透,或月华流转,或氤氲疏影,或典雅高华,不时引发观众啧啧赞叹。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工作人员茹实说,一楼的展厅为临时展览而设,里面经常有一些交换展览,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有时也会单独引进一些名家书画展等。“最具轰动性的是去年举办的‘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祖国巡展·兰州展’,观众特别多,李老师最后还给我们省博捐赠了一幅《下自成蹊》。”茹实说。

  市民王先生说,他就看过这场画展。“画的名字没留意,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躺在溪中一块大石上睡觉的那幅。”

  王先生经常会带孩子来博物馆观看,他说,彩陶艺术、丝路文明、佛教艺术的基本陈列可以让人体会中华文化的厚重,浓郁的历史感让人心中生出一种敬畏,也会让这个民族增加诸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古生物化石展则如遨游在宇宙洪荒,勾起关于远古未知的无限遐想……而一楼的展厅常变常新,则可以让人多接触一些未知的事物,感受不同的艺术氛围。

  “我也就是带他看看,虽不求甚解,但接受下熏陶总是好的。”王先生说。

  五大陈列

  王先生最欣赏的是丝绸之路文明展和佛教艺术展。

  二楼的南面便是丝绸之路文明展,分成前奏、开拓、繁荣、绵延四个单元,以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为脉络,主要展示自青铜时代起至宋元时期甘肃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文明的演变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前奏部分展示了丝绸之路开拓前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彩陶、青铜、玉石等,除了从时间的流转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推进,还注意以图文来呈现东西文化的对比。如权杖头,就列举了古埃及、两河流域权杖头,四羊首青铜权杖头等。

  开拓篇以张骞出使西域拉开序幕,以建郡设关、驿站示意图等交代当时的背景资料,下置悬泉置检、乌孙贵人传舍制度简等。展厅正中央有著名的铜奔马,三足腾空,风仪独具,矫健传神,铜车马出行仪仗队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马车仪仗铜俑。展厅四周还有诸多的画像砖、刺绣、木器等。

  繁荣篇又分成商旅往来、佛陀之光、乐舞翩跹、丝路奇珍四个部分,彩塑胡人牵马俑、菩萨像壁画、彩绘一佛二菩萨、《妙法莲华经》卷二、竖箜篌、奏笛吹箫模印砖、三彩瓶等,无不彰显着丝绸之路开拓所带来的盛大气象。绵延篇安放着元代木屋、定窑刻花洗等,样样精品,同样惹人惊叹。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李天铭介绍,丝绸之路文明展汇集了甘肃省博物馆及全省28个地县博物馆近50年来考古发现的顶级珍藏,囊括了彩陶、青铜、玉石、金银器、木简、木器、丝织品、唐三彩、泥塑、壁画、写经、石造像塔、瓷器等420余件历史文物精品。省博还曾牵头组织丝绸之路五省联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也是荣获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的。

  “佛教艺术展的布置是我觉得最有特色的。”王先生说。

  第一个展厅打造成石窟状,中间仿建三座舍利塔,基座里放着佛教的巴浪鼓、佛冠等,周围石窟安放着麦积山石窟的菩萨像等,展厅前方有石造像塔。第二个展厅则主要是十八罗汉塑像,展厅周边以佛教题材的壁画装饰,里侧还有大屏幕一直播放着关于佛教和佛像的介绍。第三个展厅中央是石塔,两面以转经筒装饰,展厅四周则陈列着各种造像、佛经等文物。

  “走进来就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样陈列灵动真实,既扩展了相关知识,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审美意味。”王先生说。

  李天铭介绍,省博从丰富的馆藏中精心挑选出了一百余件(组)佛教文物进行布展,从十六国时期至明清,跨越了近1700年的历史。

  彩陶为甘肃省博物馆的收藏特色之一,展厅以文化发展序列为主,串联各期的文物精品。展览分为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彩陶、锦绣初展——仰韶文化彩陶、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余辉流艳——青铜器时代诸文化彩陶、陶苑奇葩和陶艺再现六大部分,系统地反映了甘肃远古彩陶文化概况。展览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了一些原始场景,通过立体化的辅助陈列,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二三楼都有分布,除了展出一些珍贵文物,还十分注重以多媒体手段向观众传递一些知识。如地球的形成、大陆的漂移、恐龙的灭亡等,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三楼的展厅陈列的主要是恐龙和黄河古象,庞大的马门溪龙骨架和黄河古象骨架常让人啧啧称奇。

  红色甘肃——走向1949则通过“火种篇”、“抗争篇”、“铁流篇”、“激荡篇”、“曙光篇”五个单元,系统地反映了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甘肃各族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

  馆藏丰富

  甘肃省博物馆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组建成立的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科教馆——甘肃省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99年经甘肃省政府立项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扩建,2006年12月26日新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今天的省博已经发展成为一座藏品丰富、特色鲜明、全国著名、西部一流的综合性博物馆。

  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社会征集和各界捐赠,获得藏品3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组),一级品721件(组),二级品2777件(组),三级品48241件(组)。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商周青铜器到汉唐丝路遗珍,还有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其中,最有特色的藏品是史前彩陶、丝路遗珍、简牍文书、佛教珍宝和古生物化石。

  在这些文物中,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简、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阵、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壁画砖、明肃府本《淳化阁帖》及碑帖刻石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文物珍宝。此外,馆内收藏的黄河古象化石,是我国目前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剑齿象骨架化石,还有目前发现的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古生物化石标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的铜奔马、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和邮电事业的标志。”李天铭介绍。

  新馆落成以来,省博陆续推出了五个常设主题展览, 其中《甘肃彩陶艺术展》、《古丝绸之路的文明展》、《甘肃古生物化石展》三个展览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庄严妙相——甘肃省佛教艺术展》荣获第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除此之外,省博还陆续推出了《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特别展》、《野生动物——人类的自然遗产》等系列展览。

  “省博还十分注意对外交流与合作。”茹实说,“我们经常和其他地区进行交换展览和引进展览,不久前还刚刚举办过甘肃省博物馆首次引进国外文物展——《清瓷雅韵——日本江户伊万里名瓷展》。”

  晋级之路

  2012年11月,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公布,甘肃省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等17家一起成功晋级,终于弥补了甘肃省在这一项上的空白。

  俄军说,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评定是十分严格的,“161项标准每一项都有自己的考核方法,自己和推荐单位进行打分,都是硬性指标,没有过渡分。”他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藏品收藏与研究,布展水平、观众服务等方面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标准。”

  功夫在平时,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资料的整理和打分。茹实回忆,这项工作大概从去年6月开始,按照国家文物局下发的161项标准,各部门提供相应的资料,研究部据此一项项进行打分,并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相应的材料文件。“光打分就持续了一个多月,需要上传的材料整理了150份附件。”

  经过甘肃省博物馆自评打分,推荐单位甘肃省文物局打分,相关材料的整理、申报工作于去年8月中旬大体完成。此后,经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实地考核,网上无记名评审,结果公示,一路过关斩将,省博终于成功跻身于国家一级博物馆。

  俄军说,本来,在2008年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定时,公示名单里就有甘肃省博物馆,但由于某种原因,被一票否决。“所以我们这次是痛定思痛,坚决要达到目标。” 甘肃省博物馆终于成功晋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样的喜悦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俄军介绍,本年度,甘肃省博物馆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会有“三大动作”。对于一些几大主题展览没法进行陈列的珍贵文物,将推出“珍宝展”。对古生物化石展也将进行改造提升。“现在的展览陈列方法明显有些滞后,改造后将更加突出甘肃的地域特色,同时是科普的,也是趣味的、知识性的。”他说,省博还将在流动展览上大下功夫,预计将举行10-12个展次,“我们要推出更能体现甘肃历史文化特色的流动性展览,走出甘肃,展现甘肃。”

  “现在,国家又提出甘肃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又给了我们新的发展契机,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外树形象,内练内功,力争打造有特色的一流博物馆。”俄军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