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代表团建议加大文艺作品扶持力度的建议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3-11 09:49: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近年来在党的“两位”方向和“双百”方针指针下,全国的戏剧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省专业院团的从业者以持续地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创作出许多“接天气、人气和地气”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和陇剧《官鹅情歌》、《苦乐村官》等一批优秀舞台剧作生动体现了甘肃文艺战线的时代风采。

  关于精品剧目面向市场、面向观众为广大群众演出的情况而言,就甘肃省演出市场的具体现状看,上述优秀作品大多在获奖前后、节庆之日与城市观众见面,在广泛的文化市场上的演出,也多在大中城市里进行,或出国演出。但在城乡农村和基层,特别是偏远乡村的演出较少,尤其是获得国家大奖的精品剧目难以在农村基层中巡演。而甘肃广大的农村观众很渴望观看这些成名的优秀剧目。这些创作演出了精品剧目的艺术团体又很难下到基层演出。因甘肃目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尚不具备演出这些大型精品剧目的条件,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往往以精品剧目的简版、片段或唱段的形式为基层演出,老百姓对这种形式的演出颇感遗憾。

  近年来甘肃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地方文化部门千方百计为后进和困难地区加大对农村文化的多方面扶助,包括资金上的投入,这对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一定成效的,如“千台大戏下农村”活动,在东西三千里长的地域受到基层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偏远、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群众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滞后,获国家大奖的优秀精品剧目,贴近基层群众方面还很不到位,与广大基层群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市、县级专业院团和非专业戏剧团体送往基层演出的剧目仍然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在农村通常演出,白天观众有五、六千人,夜晚多达上万人。从这个角度看,甘肃农村乡镇依然有比较广泛的演出需求。特别是渴望看到获国家大奖的优秀精品剧目。

  我们所说的优秀剧作均是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工程”奖的剧目,是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达到高水平的剧作,也是历经赛场和观众双重考验的优秀剧目,如若不能在广大基层群众中演出,说明我们还没能做到文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资源上的浪费。时日一长,获了大奖的作品势必与广大的农村基层观众相隔离,成了“两张皮”,不仅未能满足他们所应该享受的文化权益,也会消减对我们政府的信任度。在这方面,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一名人大代表,我是有责任、有义务将此问题进行反映的。

  为此,建议:

  一、制定优秀艺术作品和精品剧目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基层进行工艺性演出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对未转企改制的公益性艺术团体应下达公益性演出指标。也就是说政府“买单”,老百姓看戏。如河南省的做法是,省直属的几个艺术院团每年公益性演出一百场,国家每场补贴三万元。这样即解决了基层老百姓迫切要求观看精品剧目的要求,又解决了公益性演出院团的巡演经费问题。

  二、文化管理部门对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及时调研。应该两年核查一次,提出务实、创新、有战略目光的对策细则,防止虚报,防止无所作为。对在农村公益性巡演中作出重要实绩的院团,每年都应表彰奖励,或以奖代补。

  三、专业院团、演艺公司每年都要选调优秀剧目下乡巡演,及时总结经验。在优秀剧目下基层公益性演出中要坚持送“名戏、名角”在基层一线演出,保证演出的艺术质量。充分体现公益性演出为基层群众服务的重大意义,真正做到让广大基层群众分享。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