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五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3-13 09:36:3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辟河西四郡后,历代王朝在这里设郡置府,建立国都,致力经营,使它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由于武威在历史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创造了绚丽多彩、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在魏晋时期,以凉州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王朝,除西凉外,其他均建都于凉州姑臧(今武威),前后统治时间长达130多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凉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武威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五凉文化影响极大,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凉时期的姑臧城:建筑豪华独特,格局别致,北魏新建的都城洛阳就是参照姑臧城的布局扩建而成,以至于影响隋唐长安城的布局,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上影响深远。现存城东北隅的大云寺及古钟楼是前凉国王宫殿遗址所在地,海藏寺后院台和雷台是前凉国王张茂所筑的灵钧台;城内北大街、摩罗什寺及舍利塔是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译经、讲经的地方,是后凉的重要遗迹;城东50公里的天梯山石窟,为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凿,史称中国石窟之祖,这些古迹充分反映了五凉时期的辉煌与繁荣。

  五凉时期的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属五凉辖区)等墓群出土文书180多件;河西酒泉、嘉峪关等地发现大量这一时期的画像砖墓,武威境内保存有众多墓葬和丰富的出土文物,其中前凉的木牍、北凉的壁画,以及碑刻、凉造新泉等最具代表性。

  五凉时期的乐舞:举世闻名的《西凉乐舞》从龟兹传入凉州后,经过当地发展创新,成为“胡华合一”的乐舞典范,隋时确定为国乐。河西节度使献给唐玄宗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出自于凉州。

  五凉时期凉州成为北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吕光西征请来龟兹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在凉州驻锡长达18年之久,后到长安草堂寺翻译佛经约70多部,300余卷;北凉印度僧人昙无谶在凉州译经80余部。这些译经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的辉煌纪录。此外,我国现保存的最早写经,如前凉的《法句经》,后凉的《维摩经》,北凉的《贤劫千佛品经》,西凉的《律藏初分第三》等,均出自于凉州。这些都说明了凉州在我国早期佛教文化中的地位。

  五凉时期在文化上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保存了中原先进文化。西晋末年,中原动乱。凉州相对安宁,中原大批达家仕族、文人学士纷纷前来凉州,促进了凉州经济文化的发达,客观上保存了中原文化,对后世影响极大;继承儒学传统,培养了大批人才。五凉时期的统治者,采取笼络礼遇士人的政策,征聘名流,任用贤达,开办学校,奖掖著述,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传授求学之风甚为浓厚,在全国赢得了“多士”的美称;吸收西域文明,推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域文化与当地的游牧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凉文化。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