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傅家门出土的彩陶瓶上的鲵 鱼纹,图像已趋于几何形,弯曲的身子概括成月牙状。 其图案是我国史前考古中最早见到的人首蛇身彩绘图案,被专家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龙图,这些文化信息与伏羲传说交相印证陇右地区是我国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莺歌屲下榜沙西,岁岁春来布谷啼。土地丰肥宜务作,风光秀美好生息。先民用具成文物,后裔寻根访古迹。欲捡片陶叙旧事,忽听移动叫声急。这是公元2002年7月份,时任中共甘肃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的陈田贵先生写的诗歌《种谷台》。由此可见,傅家门是一个因河而得名的村落。诗中的榜沙就是发源于岷县闾井,流经漳县南部山区的榜沙河,在武山境内的榜沙河下游,东汉设立的新兴县遗址就在鸳鸯镇,而马力镇政府东南则有北宋设置的来远寨遗址。
要到傅家门来,得先穿石岭村前行,沿漳武公路而去。一路上我们沿渭河而上,过了山丹河大桥就是广武坡,等汽车艰难地翻越广武坡这坐屏障之后,眼前的景物就豁然开朗了起来。这次到傅家门寻找种谷台遗迹,正是暮秋时节。放眼远望,黄叶飞舞,大雁南飞;秋风送爽,果香四溢,房舍俨然。每次到省城,广武坡都能让我在精神上产生一种亢奋。关于这个地方,本有很多典故的,可我现在一个也想不起来。一阵风从耳边吹过,我的魂早被种谷台收走了。
下山,从鸳鸯镇边上而过,我们就一头扎进了大山里,依旧穿梭在山脚河边。过鸳鸯镇,沿着漳武公路走了大约10公里的路程就到了傅家门村。种谷台无疑和大地湾一样,是一个让人充满遐想的名字。公路恰好从村边台下直穿而过,在武山县文物局小禄的带领下,我们很轻松就找到了确切地址。傅家门种谷台遗址坐落在榜沙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包括傅家门遗址、种谷台遗址和圆故堆墓葬三部分组成。漳武公路从这片偌大的废墟内穿身而过,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半。榆林沟、七里沟由西向东将遗址分割为三段。令人惊奇的是1972年的时候,考古人员在傅家门村边上的种谷台发现了一支彩陶瓶。这个5000年前的彩陶瓶,上面画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变体鲵鱼纹,它被认为早期龙形象的图案。这里有两次重大发现:第一次是1972年发现了鲵鱼纹瓶;第二次是1991年至1993年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卜骨,这在中国史前考古领域内属首次。
种谷台是高出公路3米的台地。我们沿着一条极其狭窄的小路爬了上去。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地,正处在两山一河形成扇形的出口上。这里河谷宽阔,植被较好,想必为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下种谷台穿过傅家门村,就是榜沙河了。榜沙河和漳河是渭河上游最主要的水量来源,榜沙河在马力镇榜沙村入武山县境,然后榜沙河一路南流,在鸳鸯镇附近汇合漳河,于广武村邱家峡注入渭河,而渭河则是中华先民早期栖息地,我想,伏羲也就从这里诞生了。
种谷台遗址最早的文化类型是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年至4900年。其后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在这里薪火相传。走在种谷台上,各种各样的彩陶残片随处可见,文化遗存堆积厚达3米。同行的张耀德先生说,有一年电视台的人来此拍摄,害怕找不到彩陶残片。他幽默地告诉记者说,你不用到田野里找,到村民的庄墙上随便抠一下就有,或许还能找到石斧呢。果然,在墙上找到了大块的彩陶残片。故事没有讲完,青年学者王换成先生已经在田野里找到了好几块彩陶。
同行者王文元看了看其中有一块是夹砂彩陶,说道:“这是一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鲵鱼,它弯曲着身体趴在彩陶瓶上,为了追求夸张效果,先民们将它的身体画成了宽大的弯月形,身体上被画出八只足。”鲵鱼又名娃娃鱼,至今在武山南沟林区中还非常多。时下当做药材的鲵鱼,或许当时是先民重点捕捞的对象之一。无独有偶,人们在甘谷西坪也曾征集到一个鲵鱼纹瓶。这个瓶子的龙形要比种谷台的形状简约得多。这是一个高达40厘米的图形,绘制在一个高80厘米的罐子上,先民施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了想象。给鲵鱼龙以人的色彩,头部如同一个婴儿的面孔,眼大而有神,四只爪子憨态可掬,表达了先民人神合一的思想。
在傅家门种谷台遗址上我们搜寻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捡到了一大堆彩陶残片。这些七零八落的彩陶残片,难道仅仅见证了原始先民在这里的基本生存状态吗。面对众多彩陶残片,我们可以把想象的翅膀放飞到遥远的5000年前。
我们一行在种谷台上眺望了许久,又在榜沙河边寻觅了许久,都是为了寻找那些先民的遗迹。可惜他们已经被茫茫黄土所覆盖,只留下了些许残片。那天,我是带着几枚捡到的彩陶残片离开种谷台的。若干年后,种谷台名字依旧,种谷人已无处寻,只有鲵鱼纹瓶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里静静的立着,似乎向世人无言地展示着历史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