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甘肃省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内陆,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系的上游,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横亘全境,自古就是中国中原联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是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必经之路。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文化类型多样,资源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具有代表性与显著特色的文化资源星罗棋布。这方古老、神奇、美丽的热土,养育了勤劳、智慧、朴实、善良的甘肃各族儿女,也孕育和催生了灿烂辉煌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环县道情皮影戏、松呜岩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兰州太平鼓、土族史诗《格萨(斯)尔》、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永昌“卍”字灯会、河西宝卷、甘南藏医药、西和乞巧节、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文县傩舞“池哥昼”、泾川西王母信俗、肃南裕固族服饰及民歌、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等,无不表现着甘肃55个民族、2560多万各族群众世代生生不息、繁衍进步的历史足迹和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心路,证实着甘肃45.4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厚重和博大精深,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被毁弃;部分非生产性非遗项目,特别是特殊人群或以家庭传承的项目传承乏人;保护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从省到部分市、县还没有独立的保护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尚未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保护工作队伍,保护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2004年10月,我省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组织开展了全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00多条,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图片、文字、视频和图谱资料,奠定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
自2005年开始,在文化部的安排部署下,围绕名录申报,全面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名录保护体系。
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后,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转入立法保护阶段,进入理性化保护时期。我省注重制度建设,着力于规范化保护,突出重点,强调效率,特别在保护专项经费的申请方面实行申报制,选择科学合理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通过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构建起了符合我省省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在我省走过了近8年的历程。8年来,我省在探索中保护,在保护中逐步规范,全省各地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来打造,当作地方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借助市场推动非遗保护,运用市场开拓非遗保护途径,在保护方式、保护内容和保护机制上进行创新和拓展,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经验。与此同时,我省积极探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对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批专门的传承基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为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我省还举办了一系列展示、展演、宣传活动,并积极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重点宣传展示了甘肃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至目前,甘肃有国家级名录项目61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市级名录项目811项,县级名录项目2422项;有450名省级传承人,41名国家级传承人;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皮影雕刻)和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庆阳香包绣制)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省共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专著199部,字数达到4450万字,拍摄视频专辑795部,时长为6.12万分钟,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87个,年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建成各类传习所487个,年培养传承人6.6万人,建立各类项目保护基地69个,开展收集、整理、挖掘和保护工作,专兼职保护人员达到380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得到有效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