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乡族自治县龙泉乡集市,有一家擀毡手工作坊,作坊的主人是年近古稀的东乡族擀毡艺人马舍勒。
3月3日,马舍勒一如往常起了个大早,备好羊毛,悬起弹弓,拉动牛皮弓弦弹毛,“嘭嘭嘭”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又一个擀毡的日子开始了。
马舍勒16岁时从父学艺,继承了毡匠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也传承了手工制作羊毛毡的祖传“绝活”。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以擀毡为业,走遍家乡的乡镇村落,凭着精湛的技艺,赢得良好的口碑,被人们称为“舍勒毡匠”。
“擀毡是件苦差事,弹毛、铺毛、喷水、卷毡、捆毡连、擀连子、解连子压边、洗毡、整形、擀毡、晒毡,每道工序缺一不可,而且要纯手工作业。”马舍勒边说话边忙活着,细密的汗珠一次次渗出,他一次次脱帽擦拭。
羊毛弹好了,歇了口气之后,马舍勒在竹帘上铺羊毛,先铺头等毛,再铺二等毛,最后铺三等毛,铺一层毛撒一层细白土,再喷一层食用清油,铺毛时还不停地洒水。
“风吹马尾千万线,羊毛见水一片毡。”马舍勒说,待会儿捆毡连时还要浇水,最后清洗时得浇26次水。
东乡族擀毡技艺是由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铺在炕上隔潮保暖,姑娘出嫁当做嫁妆”。由于毛毡在东乡族群众中的使用极为普遍,擀毡技艺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毡匠”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
作为毡匠传人,马舍勒擀制的毛毡数不清,“年轻时有劲,活也多,一天能擀出3条毡。”现在,有了自家的作坊,儿子负责收购羊毛和销售毛毡,他又教会了孙子擀毡的手艺,祖孙三代都从事着擀毡的营生。
马舍勒唤来孙子马胡塞尼,爷孙俩卷起竹帘,踩于脚下,擀压开来,那些羊毛渐渐变成了毛毡的样子。“这是条春毛毡,按羊毛的种类分的。按尺寸分,宽4尺,长6尺,为四六毡。按花色分,洁白无瑕,叫白毡。”马舍勒讲得头头是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用上了更时髦的毯子,不再留恋毛毡了,毡匠也越来越少。就在舍勒毡匠为此而担忧时,县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的同志找到他,鼓励他不但要把擀毡作坊办好,还要开门授徒,把擀毡技艺传承下去。
2008年,东乡族擀毡技艺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舍勒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毡匠的手艺又开始吃香了,光龙泉集上就开了两家擀毡铺子,县上还要建一座擀毡厂,扶持擀毡户联户生产,统一销售。”马舍勒欣慰地说。
县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东乡族自治县从2006年启动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走访调查像马舍勒一样的民间艺人1000余人次,对东乡族语言、传统民间艺术、东乡族制作工艺、民族建筑等9大类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家福”。
走进东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主题词格外醒目,民族文物、民族服饰、民族古民居陈列展引人入胜,东乡族民间艺术和古老传统工艺实物、资料琳琅满目,民族文化遗产传承谱系表、项目分布图相映成趣。
“东乡族是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东乡族神话、音乐、史诗、舞蹈、曲艺、剪纸、绘画、刺绣等艺术和技艺及东乡族礼仪、节日、民族体育等活动,是东乡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特色文化元素符号。”县委书记高世太侃侃而谈。
基于此,东乡族自治县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普查摸底、拯救濒危、重点保护和健全机制等阶段性工作,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高世太介绍说,继东乡族擀毡技艺得到保护传承后,东乡族小经文与民间叙事长诗《米拉尕黑》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作为见证东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东乡族钉匠艺人妥福才,连同钉匠工艺项目一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