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繁花似锦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3-27 10:42:2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欢舞  

  晒杏干的东乡族妇女  

  裕固族妇女服饰  

  淘沙金的保安族汉子

  提起甘肃,人们自然会想起千古传诵的丝绸之路,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还有那古老而珍贵的仰韶文化遗存。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甘肃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水丰草茂的甘南草原,到雪峰叠嶂的祁连牧场;从层峦黛染的陇南山乡,到沃野铺翠的陇东塬地;从葱葱郁郁碧涛千顷的岷迭林海,到莽莽苍苍奇丽壮观的塞外大漠,都聚居或散居着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撒拉、土、满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1.0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43%。长期以来,他们和汉族人民和衷共济,相依为命,并肩开拓着陇原大地,共同谱写了甘肃历史的壮丽篇章。

  甘肃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省86个县市区都有少数民族生活居住。甘肃是我国最早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省份之一。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县一级民族自治地方。目前,甘肃有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分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甘肃民族自治区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8%,总人口333万(包括民族自治区域汉族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9.3万(不包含其他县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1980年以来,我省先后在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而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民族乡。现有民族乡34个,其中回族乡16个、藏族乡7个、东乡族乡7个、蒙古族乡2个、裕固族乡1个、土族乡1个。少数民族这种大分散小居住的格局,使不同民族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与交流。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聚居交融的地方。先秦时期,甘肃境内少数民族主要是西戎、羌、氐、月氏、乌孙等族。西汉时期,汉、匈奴和月氏、乌孙等族分别徙入和迁离甘肃。秦统一中国后,以先秦华夏族为核心融合其他民族而发展形成汉族。从此,汉族人通过屯垦、移民等各种方式,不断迁入甘肃。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吐谷浑等族迁徙甘肃。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吐蕃、回鹘、党项等族徙入和崛兴于甘肃。元明时期,蒙古族进入甘肃,回、东乡、裕固等民族形成,土族也先后迁入。清代和民国时期,满、保安、撒拉、哈萨克等族进入甘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甘肃有已识别的民族成分18个。2010年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甘肃境内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总人口241.0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43%。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甘肃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成果,也创造和积淀了丰厚的精神文明成果,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流传着一句名言:人类像梳齿一样平等。他们常用的问候语“赛俩目”就是和平安宁的意思,所喜爱的绿色也是象征着和平。由于我省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草原牧区、高山林区、偏远山区,与草原、牧区、江河、森林、矿藏相依为命,因此他们对自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形成了许多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传统理念。生活在草原牧区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认为,植物、动物等都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都应当珍惜和爱护,他们反对随意杀生,反对随意砍伐树林。生活在白龙江一带的藏族,习惯上把某个山头、河流视为“神山”“神河”,禁止砍伐、禁止污染,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少数民族礼仪、饮食、服饰、建筑、医药等文化传统,有许多都包含着先进、文明的因素。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古迹丰富。著名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夏河拉卜楞寺收藏有数万册经卷和文物珍品,是我国藏传佛教中十分珍贵的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齐家文化遗址以及仰韶、半坡、辛甸文化遗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古城遗址和禅定寺及出土的唐代彩陶骆驼,天祝县的天堂寺和哈溪出土的铜牦牛及汉、明代长城遗址,肃南县的马蹄寺石窟群,肃北县境内建于北魏的庙石窟烽火墩台、岩刻画遗址,都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由于甘肃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甘肃民族文化与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并称为甘肃省的三大文化体系。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上素有安多地区藏族文化中心之说,有着不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藏族的文化表现形式,临夏回族自治州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伊斯兰河州文化。特别是我省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三个独有民族,文化独特,特色鲜明,是我省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饰、风情和装饰图案绚丽多彩,建筑风格别具一格,雕刻彩绘精巧多姿。这些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一枝枝耀眼的奇葩。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目前,甘肃21个民族县(市)中有16个实现了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2个民族自治州、5个民族自治县建有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民族地区有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47项列入省级名录,3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名录。有200多种民族新闻出版物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成功举办了七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参与了十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评选活动。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不断开展,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要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改革创新、不断发展。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新,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是推动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优势资源。各少数民族文化,从美不胜收的歌舞音乐到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从千姿百态的建筑到绚丽缤纷的服饰艺术,万流奔涌,共同汇聚成中华文化的壮阔海江,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又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服务。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各民族文化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社会主义文化百花园才能繁花似锦、春光满园。(作者为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巡视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