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天水竹雕"后继乏人 百年民间绝艺濒临失传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4-16 21:09:1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吴天生融合当地历史人物原型“姜维”用竹子雕刻的作品。  
图为长1.2米、高60里面的竹雕卷箱。

  竹雕作品中,男、女、车、船、牛、马的线条刚健有力,形态逼真,甚至连人物衣服配饰的细节也刻画得清晰可见。这些将人物作品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创作者是甘肃天水人吴天生。

  自清朝开始,竹雕这门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在吴天生家中代代传承。吴天生目前是第四代传承人,也是“天水竹雕”唯一的传承人。

  天水竹雕是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水竹雕因品种繁多,工艺考究和绝美的工艺享誉国内外。

  “从15岁到55岁,我几乎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从事竹雕的创作。”吴天生谈起竹雕如数家珍,素有西北小江南的天水林木众多,对于创造竹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雕品造型独特、体型硕大和不干裂的特点全国绝无仅有,加上竹雕在图案造型上借鉴伏羲始祖文化元素和当地历史人物原型,所以受到海内外众多游客的亲睐。目前雕品已远销至德国、法国、南非,以及港澳台地区。

  吴天生认为,学习竹雕精品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一个有美术功底的人掌握竹雕刻艺也需3-4年的时间。“做竹雕就要沉得下心,磨好性子,可惜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近年来,由于学习周期长,预见收入低,天水竹雕出现“没人愿意学”的情况,一些民间艺术家后继乏人,致使一些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吴天生目前唯一的传人就是他的二女儿,而他眼下最担忧的是竹雕手艺的失传。吴天生建议在保护传承竹雕艺术时,最好能和高校接轨,挖掘有美术天赋的人才,同时可以尝试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

  针对天水竹雕保护的现状,天水市文化局副局长李小敏表示,为了有效保护非遗,当地政府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对适合生产性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将优先抢救与扶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我将尽力创作更多的雕刻作品,等以后年龄大了,全部免费捐献给国家,希望这门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吴天生说。(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