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话丝绸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4-16 21:49:2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我国与亚洲中、西、南部以及欧洲、非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现有资料表明,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公元前139年和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中西交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渠道,使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确立和发展。此后,历代中央政府都基本上执行这种对外开放政策,延续到元代,特别是隋、唐、元三代,东西方交流的规模、范围更大,非常兴盛。长达一千多年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给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带来了了莫大的利益,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各国人民都非常珍视这段难忘的历史。鉴于中国发明的丝绸当时受到世界各地的喜爱,丝绸贸易量大,在东西方交流中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唐代诗人张籍在描写丝路贸易交流时,就慧眼独具,突出丝绸:“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更把这条联结东、中、西亚和欧洲、非洲的东地方全面交流之路简称为“丝绸之路”,并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赞’同,从此,“丝绸之路”成为东iN方交流的代名词。直至今天,人们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仍在不断升温,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与丝绸之路挂上钩、为恢复昔日丝绸之路的兴盛作出了巨大努力。

  丝绸之路既有陆上丝路,也有海上丝路。陆上丝路主要有三条,即绿洲IN-、草原路和川滇路(又各有几条支线)。其中,绿洲路是张骞开辟的,也是政府间交往的主要路线,它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陇右、兰州、河西、新疆,西去中亚、西亚和欧洲。甘肃地处丝绸之路主干道上,对丝绸之路的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也促进了甘肃古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本文重点介绍丝绸生产的发生、发展概况。

  

  中国是蚕桑丝织技术的发明国,丝绸生产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之一。过去,人们认为丝织技术是黄帝时期发明的,仅有4500年的历史。现在看来应大大提前。因为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有一只象牙盅,其口沿小圆孑L孔壁上有清晰的罗纹;其腹部刻有编织纹和四条蠕动的蚕纹。从蚕的形态看,有人认为是家蚕,有人认为是野蚕。但无论如何,它与织纹刻在一起,应是已用蚕丝纺织的写照,而它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后来在河南郑州青台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的瓮棺中,发现一块丝织品实物——绛色罗,经科学测定

  已有5500年的历史。此外,在河北正定杨庄和山西芮城西王村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以及辽宁、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分别出土有陶、石、玉蚕,经鉴定属家蚕类,其年代距今5000多年。山西夏县西阴村出土有蚕茧实物,也有5000年的历史。另外,根据古文献的一些记载,如说太昊伏羲氏“化蚕桑为德帛”。“神农耕桑得利”,黄帝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等,由此可以断定,在距今7000年左右,我国已发明丝织技术,开头可能用野蚕丝,至迟到五六千年前即已发明人工养蚕技术,用家蚕丝纺织。到三四千年前,全国许多地区已都能进行丝织生产了。

  关于甘肃丝织生产的开始时间,过去认为是汉、晋时期。肯定偏晚了,现在从许多考古、文献资料证明,至少应提前一二千年。例如:1963年在临洮冯家坪出土一件齐家文化泥质红陶二连罐,其腹部刻划出六条蚕纹,分为两组,每组三条,蚕有头、嘴、眼、尾巴;身上还有八九条平行线纹和折线纹,表示蚕体的多节肢。这

  些蚕纹与甲骨文“蚕”字和其他省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蚕纹极为相似。蚕体又略呈现弯曲状,给人以活生生的蠕动之感,是生活中蚕的真实写照,是一幅早期罕见的群蚕图,精美的原始雕刻艺术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曲度比较小,又是以群聚的形态出现,因而很可能是人工家养蚕,其年代距今约4000年。

  1959年,在永靖大河庄出土的齐家文化双大耳罐和尸骨上,留下清晰的织物痕迹,有粗、细两种。粗的织物每平方厘米只有经、纬线11根,显然是用麻或毛纤维织成的。而细的织物每平方厘米的经、纬线多达30根,从当时全国的麻、毛初加工技术水平,难以做到这么细,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丝织物的遗存。其年代为距今3600年。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豳风》、《秦风》中,有许多描写蚕桑丝织的诗句,如:“蚕月条桑……八月载织,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等,把3000-多年前陕西和甘肃东部地区采桑、养蚕、织帛、染色、裁衣等一系列丝织生产工序记录下来,表明这个地区的丝织生产已经相当普遍。甚至连河西地区沙井文化的织物也发现含有蚕丝的成分,其年代距今2800-260~。

  秦汉以后甘肃养蚕丝织就更普遍了。如汉代时,陈立为天水太守, “劝民农桑为天下最”。酒泉有一条河以蚕命名,名为“呼蚕水”(今北大河)。酒泉、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有许多壁画表现采桑、护桑、蚕茧、丝帛。北朝时,甘肃生产的丝织物中,有全国闻名的产品——“凉州绯色,天下之最。”北齐、北周时更在泾州(今泾川)设置丝局,成为蚕丝集散地。唐代时更是“……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以上说明,四千年前,甘肃先民即已知蚕桑丝织生产。此后不断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这就证明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甘肃,在丝织生产传播方面是作出很大贡献的。

  甘肃出土的历代丝织品,数量多,品种新,保存比较好,在全国备受关注,下面举几个例子。

  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丝织品残片123件,品种有锦、罗、缅、纱、绢。颜色有朱红、深红、绛、紫、黄、月白、天蓝、浅蓝、深蓝、翠绿、墨绿、白、黑、炯色、茶色等,颇为丰富。

  武威磨咀子汉墓群出土的丝织品更多更好。如:织锦针黹盒,由盖与盒两部分组成。盖顶为孟形,下为长?f4-~,长33厘米,宽20厘米,高17厘米。盒为长方体,长32厘米,宽18厘米,高17.5厘米。整个盒的胎体都用苇草编织而成。外面用赭、白二色云气纹经锦严密包裹缝缀。中部缝缀一块绢地刺绣,纹饰为卷草纹,用细丝线锁绣而成。汉代时,刺绣与织锦都是高级织物,价值很高,所以常用“锦绣”二字形容珍贵美好的事物,如“锦绣文章”、“锦绣河山”等。武威出土的这件织锦针黹盒,集锦、绣于一体,又很精细、漂亮,保存基本上完好,非常珍贵,

  菱花起毛锦,又名绒圈锦。用三重二枚经线起绒法织成。即有三组经线——底纹经、地纹经和绒圈纹经,织成两种小菱形成纹,绒圈高0.7毫米~0.8毫米,使织物美观、柔软、厚实。它比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起毛锦较为紧密,较为进步。

  漆缅冠纱,是在平纹方孔纱的两面涂漆,经磨压使表面平整光少以做冠帽的外篇(内以竹篾制成冠形),可防雨淋日晒。

  套色印花绢,用镂空单花纹版53"三次在绢上套印出二种不同颜色的完整花纹,这在当时属于新发明的技术、品种,相当珍贵。

  唐代缬染经袱,出自敦煌莫高窟,用绞缬染法,染出红、黄、绿三色和四方连续长方形内外四圆点纹,柔和大方,历经一千多年而未褪色,十分难得。

  在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出土许多元代的高级丝织品,除绢、纱、罗、绮、绫、锦、绣外,仅新出现的品种——高级缎纹织物就多达lO多种,如棕色团花桩金缎,糖金或银天马纹缎,桩银簇花纹缎。

  烟色*字菱纹缎,紫色的字菱纹团尼花缎,占铜色云龙纹缎,深色瑞兽纹缎,古铜色海棠(梅)纹缎,菱格回纹缎,番莲纹缎,小缠枝番莲纹缎,棕色字龟背纹缎等,不仅是罕见的早期缎物标本,而且花色品种很多,又桩金银,非常珍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