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化视界:“五凉之都”武威:碑刻之城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4-17 22:35:3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一个地方有一块碑,这个地方就显得厚重了,仿佛连那里的尘土都不会轻易飞扬起来;尤其是如果有一块古碑,就不仅是重,而且还有历史的纵深感了。这是我在武威采访时随手写下的一句感言。

  武威名气很大,号称“五凉之都”,但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凉州词》和历史典籍,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在古诗中被称作“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土地时,这才发现这里的历史积淀之深厚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单是这里众多的古代碑刻,就让我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这是三月的一个下午,这里刚刚刮过一场沙尘暴,天空晴朗,大地回春,枯黄的小草已经在根部开始变绿。呼吸着青草的气息,我来到闻名遐迩的武威文庙,市博物馆就在文庙的院子里,有一个专门陈列碑刻的展厅,立着大大小小几十通古碑刻石,在每一块石刻前驻足,就仿佛是面对着一段历史,随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站在碑后面的人物恍惚间也就走到了你的面前……

  这些碑中间有些已声名远播,但有些碑因为还未得到深入研究而默默无闻。有些碑是完整的,但有些是残缺的,其中有一块曾被当地农民当磨盘用过,字迹当然就模糊不清了;还有一块巨碑,只保留了其中的一段,即使这一段也被分为两截,甚是可惜;还有一块碑,书法极为妙,立于碑前,我久久不忍离去,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这块碑上的内容还没有搞清楚,但曾有一位外地的书法家看过后,惊叹其为瑰宝……

  展厅里最有名的当是一组吐谷浑慕容家族墓碑。这组墓碑至少有三方面的价值,一是从中可以研究吐谷浑的历史,研究唐王朝的和亲政策;二是书法的价值;三是文字研究的价值,其中的有些字是武则天造的,后世都不用了,因此有些字今天看起来有些古怪。

  在这一组碑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西平公主就是弘化公主,碑文上说:“公主陇西成纪人也,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

  吐谷浑,是鲜卑族慕容部落的一支,其先祖居住在今辽宁义县境内,西晋末年,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甘肃、青海间,其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姓氏,从事游牧生活。据有关资料记载,贞观十三年至十五年的两三年时间内,唐朝先后有两位公主嫁给少数民族首领,一位是弘化公主,嫁给了慕容诺曷钵,另一位就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唐朝用和亲的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稳定了边陲。两位美丽的公主,的确胜过了千军万马,只是文成公主的名声远大于弘化公主,我想这很可能与对弘化公主的宣传不够有关,真希望通过对武威这块墓碑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弘化公主。

  从文庙出来,跨过马路,是西夏博物馆,这里的镇馆之宝叫《西夏碑》,据介绍,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最有价值、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碑用玻璃罩着,初看碑上的文字,好像都认识,但细看却没有一个认识的,真是“似是而非”。问讲解员,说碑的背面都是汉文,对照着看,就大致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西夏文是西夏李元昊时期,由野利仁荣等人,按照汉字的写法,模仿创造而成,共六千多字,后来,随着西夏国的消亡,西夏文逐渐成为无人可识的“天书”,现在全国也只有少数几个专家认识。

  《西夏碑》,全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因为刻立于西夏崇宗天祐民安五年,也称《天祐民安碑》。碑的内容主要是讲武威护国寺感应塔的修建历史,和西夏崇宗时期重修的经过,也讲到和宋朝打仗、武威地震等。除文字外,碑上还刻有花卉、人物等多种图案,雕刻技巧高超,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此碑保存了许多史料,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官制、民族关系、佛教盛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

  关于《西夏碑》的来历,武威市作协主席李学辉给我讲了很多,他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且热心于地方文化事业,他的热心很让我感动。在他给我的资料中我看到了清代武威著名学者张澍的一段话:“此碑在吾武威城内北隅清应寺中,有碑亭前后砖砌封闭已久,耆老亦不知为何碑。但言不可启,启则必有风雹之灾。余于嘉庆甲子年自贵州玉屏引疾归家,暇与友游览,欲坼其封,僧不可。强之,亦不可。乃言:‘若有祸祟,我辈当之,与主持无预’。乃允,遂唤佣人数辈启其前壁,壁剖而碑现,高一丈许,尘土积寸余……”

  武威的另一重要碑刻,是《重修白塔寺碑》。白塔寺,也叫百塔寺,坐落在武威市武南镇百塔村刘家台庄。据《武威县志》载:“内有大塔,周环小塔九十九,因得名。”建于何代不详,西夏时重修。

  来到白塔寺时,阳光亮得刺眼,百塔庄严,迎面是一座刚刚竣工的萨班铜像,右手是“萨班纪念馆”。在纪念馆里通过多种实物和图片再现了当年“凉州会盟”的经过。

  据记载,元代初,在凉州主政的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用金字诏书邀请西藏萨班法王来凉州会晤共商西藏归顺中国大计。1246年,萨班千里跋涉来到凉州,住在白塔寺。1247年,萨班与阔端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款。从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萨班并为此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致蕃人书》。萨班在白塔寺居住了6年,于1251年11月14日圆寂,终年70岁。阔端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一座大灵塔,将其部分灵骨葬于其中。2000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白塔寺列为国家重点修复的15处文物古迹之一,这标志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白塔寺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武威还有一块重要的碑刻,是《西宁王碑》,全称《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此碑为元碑,一边是汉文,一边是古蒙文。通过此碑可以了解元代的历史,也可从中研究古蒙文,同时也可以了解当时河西地区土地肥沃、民族团结的面貌。该碑高两丈,宽五尺多,首刻蟠螭,下有龟趺,制作很是精美。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当地政府专门修了一间高大的碑房,将碑置于其中,从而使其免遭风雨剥蚀。

  武威值得一说的碑刻很多,每一块碑都是一篇大文章,直至一本大书。可以说,碑是武威历史的海拔,面对每一块碑,我们必须仰视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也才能读懂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如果有人能潜下心来,将武威的碑刻专门做一更深入地研究,让更多的人对这些碑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有更深地了解,必将是对华夏文明传承的一个不小贡献。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