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华夏文明在甘肃》:陇原历史文化的全新定位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雷媛 时间/2013-07-18 09:31:5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作为年初国务院批准甘肃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来的首部相关学术专著,《华夏文明在甘肃》全面展示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贵价值,对甘肃历史文化做了全新定位。

由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编纂的《华夏文明在甘肃》。

由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编纂的《华夏文明在甘肃》。

西北师范大学提供

百万字的《华夏文明在甘肃》回答了一个问题:甘肃与华夏文明的关系。

作为年初国务院批准甘肃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来的首部相关学术专著,《华夏文明在甘肃》全面展示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贵价值,对甘肃历史文化做了全新定位。

藉此,它为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被视为其最大的社会价值。

价值

50位专家学者携手,在8个多月里完成了《华夏文明在甘肃》编纂工作。

几周前,坐在满满当当的首发式会场里,主编刘基教授颇多感慨。“这部120万字的书稿今天终于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书的作者都是学校的教师或兼职教师,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把各自多年来潜心研究华夏文明的心得,对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奉献出来。可以说,这部书体现了这些人的一种社会担当。”

《华夏文明在甘肃》由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编纂,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卷,包括《历史文化卷》和《创新发展卷》各两卷。该书梳理了甘肃系列特色文化:远古神话与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周早期文化、秦早期文化、简牍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敦煌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等;规划了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构思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教授认为,《华夏文明在甘肃》对于追溯甘肃的文明历程、发掘甘肃的文化资源,进而实现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刘基眼中,推出《华夏文明在甘肃》这部书,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更是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科学理论支撑。在首发仪式上,他详细介绍了撰写这部书的背景,"华夏文明"研究是西北师范大学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校在先秦典籍整理研究、西北考古文化研究、边疆民族及宗教、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艺术史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甘肃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文化基地",推动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决定组织编撰《华夏文明在甘肃》。”

几十年前,钱穆先生在著写《国史大纲》时曾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之上的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显然,知国史,亦应知身边的历史。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典型标志地域。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此来看,记载、传承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源,非诸如《华夏文明在甘肃》这样一部书所应承担的,也是每个甘肃人必须担当的一种责任。

特色

刘再聪既是《华夏文明在甘肃》之《历史文化卷》的副主编,也是其中“石窟文化”、“长城文化”和“黄河文化”三章节的作者。学历史出身的他,不会以通俗方式来解构历史,刘再聪笔下的历史,是建立在其多年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严肃历史。此一点,也恰恰印证了王子今教授所言:《华夏文明在甘肃》一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术基础比较雄厚。

早在三年前,刘再聪其实就基本上完成了关于甘肃石窟和长城文化的论述,他说这一次参与编写这部书的老师,几乎都有和他类似的情况,各自所承担的命题都是其多年研究的成果,借助这一部书得以凝练和呈现。“否则,是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就能完成这些专业命题的。”

百万字的《华夏文明在甘肃》,在刘再聪看来,倘使用一句话概括,那这部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回答了“华夏文明和甘肃的关系”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是:甘肃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今年年初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已经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我们甘肃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刘再聪说,“编写《华夏文明在甘肃》这部书的立足点,无疑是要回答这样的时代提问。”

刘再聪他们在这部书中进行的一些新尝试以及提出的一些富有新意的学术创见,恰恰成为该书之所以被专家评价为“全新定位甘肃历史文化”的佐证。

按照刘再聪的话说,甘肃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在全国具有独特的地位。面对数量众多的文化类型、名目繁多的称誉,如何回答并给予合理分类和归纳,是开展学术研究、提升文化资源时代价值的重要途径。“依据时代和特色,《华夏文明在甘肃》在这一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即初步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分为15个专题,遵循"专题由专家来写的原则"确定作者。”

除此之外,一些见诸于书内的富有新意的学术创见,被视为《华夏文明在甘肃》最值得一提的学术价值所在。刘再聪在他撰写的“长城文化”中,明确提出甘肃目前地域态势的形成与历史上四次修建长城有密切关系。

“神话+历史文献+考古学研究”这三方面结合方法上的创新,得出的“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倾向于甘肃天水一带”观点,无疑是《华夏文明在甘肃》又一个富有新意的学术创见。同样,在王子今教授眼中,由张德芳、李迎春两位学者撰写的“简牍文化”中,对于体现当时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制度礼俗的简牍资料,作者做出了特殊的关注,而其所提出的学术建议理应视为一种富有创建性的学术建议,值得学术界关注。

愿景

从一开始,作为《华夏文明在甘肃》之《创新发展卷》的副主编,徐兆寿教授就该卷的撰写明确表态:打破惯性思维,不要空中楼阁。

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制约甘肃文化资源开发的瓶颈是什么?甘肃省应该实施哪些文化开发工程?如何打造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品牌?这都是需要徐兆寿他们在《创新发展卷》给出答案。

“和《历史文化卷》旨在梳理的特点不同,《创新发展卷》是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及示范区建设部分,其目的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探寻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所以,它就应该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徐兆寿说。

《创新发展卷》的撰写重视研究与应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徐兆寿在他撰写的“华夏文明与甘肃喜剧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就将“甘肃打造成国家级纪录片创作示范基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像美国的《国家地理》,通过打造纪录片大省,借助于纪录片这一重要的文化产业,把我们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一展示出去。”一两年前,徐兆寿所在的传媒学院就提出了拍摄100集纪录片的构想,这个名为《华夏文明·甘肃印象》的构想也已落地为文字,按照徐兆寿他们的想法,如果一旦获得资金,这个纪录片大工程今年秋天就可以开拍。

拍纪录片,拍大片,这是徐兆寿在《创新发展卷》中就发展甘肃影视中很费笔墨的一笔,他认为甘肃影视要发展就得由此“突围”。在西部就有一种代表着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开发西部的文化,借助于纪录片,能将这种文化精神诠释并传递到全世界。

不足

不回避可能的不足。这是刘基、刘再聪他们的态度。

“今天我们要彰显甘肃华夏文明特色,核心问题在于是否尊重学术规范,站在学术的高度来理性地认识甘肃华夏文明的特点与地位,避免从地方的视角自言自语进而无限放大区域文化的价值。只有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将甘肃历史文化放在华夏文明整体研究的框架中,合理挖掘甘肃华夏文明的价值与作用,才能客观地认识甘肃华夏文明的内涵和特点,才能赢得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刘基在《华夏文明在甘肃》一书的前言中开宗明义。

所以,在谈及《华夏文明在甘肃》的优点的同时,刘再聪也提出了遗憾之处。“像甘肃岩画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乃至甘肃近代工业文化等等内容都尚未涉及,对"黄河文化"的内涵挖掘也很不够。还有,作为华夏文明核心和最基础的内容的源头性问题,在这里的论证还显得薄弱。”同样,徐兆寿也直言《创新发展卷》中虽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但不少内容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与目前的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从另一角度而言,这些“不足”的存在无异于一种警示:从理论层面对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华夏文明在甘肃》算是开了个头,科学认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寻求甘肃华夏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学科研究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