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敦煌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中的历史使命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3-08-01 17:11:1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敦煌文化是灵魂、是核心,敦煌文化建设是关系全局、带动全省的首位工程、示范工程,是整体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核心引擎,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即: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建设和谐绿洲家园,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敦煌文化是灵魂、是核心,敦煌文化建设是关系全局、带动全省的首位工程、示范工程,是整体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核心引擎,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即: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建设和谐绿洲家园,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保护文化遗产 

敦煌有200多处文物遗迹遗址,是敦煌最珍贵的资源,敦煌已经对全市境内的文物做了保护规划。通过制定颁布《莫高窟保护条例》,以立法形式对莫高窟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严格地保护。今年,借助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契机,将对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河仓城三个遗址设立保护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文物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做为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核心手段,强化遗产的保护和价值挖掘、解决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强文化创意、加大文化传播。目前,以“数字敦煌”为核心的敦煌莫高窟综合保护利用工程即将完成,用数字采集和测绘成果,为莫高窟建立永久保存的数字档案,通过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用数字技术进行还原展示,向公众普及敦煌文化,减少游客在洞窟的停留时间,未来还将通过网络平台和云技术实现洞窟虚拟漫游,3D动画、全息成像、立体成像等沉浸式体验馆、以及互动导览等文物遗产展示产品,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更好地保护莫高窟。

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2013年跨国申遗项目中国段首批申报申遗备选点,今年敦煌悬泉置遗址、玉门关一起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组的考察评估,备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两项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得到更广泛宣传和认识。

保护绿洲家园  

敦煌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绿洲经济区。水、绿洲、耕地是敦煌弥足珍贵的发展资源。在文化建设中,敦煌充分尊重敦煌绿洲环境和地方居民的主体地位,不牺牲耕地,不强迫农民进城,按照“为文而农、为游而农、为城而农”的理念,通过保留农村,改造农业,城乡融合,让城郊农村将主动融入城市;让近郊农村保持原生态农业景观,让远郊农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沙水共生、文化传承、大漠风情、西域特色”的思路,建设城中有园、园中有景、人在景中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的沙漠绿洲田园城市。

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的战略要求,敦煌市树立全新的大生态保护理念,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推进科学节水,采用先进工程技术,促进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加快工程调水,启动“引哈济党”工程,协调实施疏勒河生态泄水项目,逐步恢复敦煌地下水位,恢复月牙泉和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在传统的水生态,绿色生态的认识基础上,树立大生态的理念,加大对敦煌的戈壁沙漠、风蚀地貌以及荒漠森林、湿地植被以及雅丹地貌、鸣沙山、三危山、梦柯冰川等特色原生态地质地貌景观的保护力度。在城市发展、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过程中,根据敦煌的原生态文化特色、自然地势和城市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密度,确保城市特色鲜明、轮廓清晰、布局合理、视野开阔,保留特有的城市天际线,最大限度减少和弱化人为活动对地貌景观资源的影响,维护绿洲生态安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