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节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民俗活动,节会历时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程式完整,在全国具有唯一性,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其历经千余年的传承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活动参与广泛。西和妇女把心目中最敬仰的天上善织云锦的织女称为“巧娘娘”。参与乞巧活动的主体是未婚女青年,但上至老人、下至儿童的所有女性均可参与。它实际上是以举办“乞巧”活动为主要内容而形成的七天八夜的女青年欢乐节,是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的中国“女儿节”。
二是活动时间较长。西和乞巧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的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上结束,时间持续长达七天八夜,时长仅次于春节(15天),是所有民间节日中活动时间最长的节日之一。
三是活动程式严谨。整个活动内容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7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活动具有时序性,且环环相扣,有先有后,不能颠倒。比如:“照花瓣”之前必先“迎水”,“巧娘娘”出门进门之前必先放炮。
四是活动内容丰富。在乞巧活动每个环节中,都有相应的富有特征性的仪式或活动,比如:坐巧要生巧芽,祭巧有“转饭”仪式,拜巧有“行(xing)情”活动,娱巧要唱巧歌、跳巧舞,俗称跳麻姐姐,卜巧要迎水、照花瓣,送巧要在七月七日深夜举行隆重庄严的送巧仪式等。这些活动或仪式并有歌舞相伴,因而西和乞巧活动保留了大量的唱词、曲谱和舞蹈形式。
五是活动气氛热闹。一进农历七月,歌声、舞蹈和鲜花就占领了西和城乡每个角落。路上随处可见花枝招展的“寻亲”队伍,走进任何一个村子,都能看到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气氛之热烈,赛过了春节。
六是活动想象奇妙。迎水时要剪头发,送给喜鹊搭桥,让织女和牛郎相会;七月初七晚12时之前必须送“巧娘娘”,因为晚上12时是天上关“天门”的时间,“天门”一关,“巧娘娘”就再也回不去了。
七是反映了妇女自觉、自主、自立意识。通过“照花瓣”来预测自己将来能够从事哪方面的职业,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将来获得一定技艺、生活美满如意,反映了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西和乞巧节逐渐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具体是:从历史价值上看,乞巧是一个古老的汉民族文化习俗,它的产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歧视和束缚,反映了古代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岁时节日,应予以继承和发扬。
从文化艺术价值上看,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故事本身具有文学价值;乞巧活动中产生了数十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舞蹈,仅“乞巧歌”“迎巧歌”“送巧歌”就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乞巧活动中妇女们还要拜当地土地神,反映出传统的信仰习俗和历史文化价值。
从应用价值上看,乞巧活动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和谐生活的期盼,挖掘、抢救、保护乞巧节,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传统节日民俗,继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