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追寻历史保护文化遗迹:留住记忆中的嘉峪关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连振祥 时间/2013-08-07 11:56:1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嘉峪关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重要的贸易地带和接待外国使臣及客商的重要城镇。悠悠驼铃,幽怨羌笛,大漠孤烟,绵长而悠远的历史长河,给嘉峪关馈赠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今年3月中旬,嘉峪关魏晋墓南墓区保护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开工。

新城魏晋墓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新城镇一带农田开垦迫近魏晋墓南墓区,加之墓区西邻嘉东工业园区,东邻村庄、耕地,常年有车辆及行人穿梭于墓区之间,给魏晋墓文物保护带来了难度。为此,嘉峪关市启动了这项保护工程。  

事实上,这只是多年来嘉峪关进行众多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一项。

  循迹文化遗存 追寻历史记忆

嘉峪关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重要的贸易地带和接待外国使臣及客商的重要城镇。悠悠驼铃,幽怨羌笛,大漠孤烟,绵长而悠远的历史长河,给嘉峪关馈赠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多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对嘉峪关众多的历史遗存进行系统保护。遥远的历史记忆,为后人追寻和探索长城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提供了鲜活的实物。

据嘉峪关文物景区管委会介绍,嘉峪关文物古迹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关城、新城魏晋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山岩画、野麻湾堡、十营庄堡遗址和周边长城遗址,还有4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早在远古时期,嘉峪关一带已出现了人类活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山岩画,跨越旧石器晚期至晚唐中叶,迟延至明代,使长期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草原部落、游牧民族的踪迹重新走进我们的视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城魏晋墓群,穿行千年红尘,使1700年前河西走廊的社会被一幅幅飘逸清新、传神古朴的砖壁画得以再现。而遍布在嘉峪关境内原野的汉、明长城,历尽风雨沧桑,诉说着昔日长城内外、丝绸古道的历史云烟。

历史的大幕已谢,曾经纵横河西的草原部落、璀璨的绿洲文明与拥塞丝路的商旅驼队已湮没成时间的记忆,惟有文化遗产,成了现代人追寻历史记忆的唯一。

  保护文化遗产 探索从未停止

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嘉峪关市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兰新铁路设计要经过600余年历史的嘉峪关关城时,周恩来总理便指示铁路要绕道,从而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得以保全。“文革”中,尽管破“四旧”的风潮使嘉峪关关城受到了冲击和破坏,但文物古迹总体上仍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间不乏抢险维修之举。

1973年,嘉峪关文物管理机构成立,魏晋壁画墓的发现及大规模抢救性发掘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从八十年代起,对嘉峪关关城及其他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从未停止。通过文物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嘉峪关关城基本上恢复了其历史风貌。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破解资源性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的发展瓶颈,嘉峪关市确定了建成钢铁、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文化遗产的保护由此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共同挑战。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问题,使两者和谐健康发展,相互促进,发挥遗产的文化构筑作用,嘉峪关市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从1998年起,嘉峪关市经过充分规划论证,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发掘文化遗产资源,先后依托“万里长城——嘉峪关”,多渠道融资在其核心区以外开发建成嘉峪关文物景区;2003年,依托明代长城西端起点——讨赖河墩,利用国债资金建成长城第一墩文物景区;2004年,文物部门自筹资金完成嘉峪关关城内游击将军府的原样陈列;2005年,依托石关峡、悬壁长城,利用国债资金建成的悬壁长城——石关峡文物景区正式投入运营。

三大文物景区的相继建成,对嘉峪关市挖掘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培植支柱产业,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嘉峪关市已成功打造一个国家5A级景区——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景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和紫轩葡萄酒庄园,2个国家3A级景区——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和中华孔雀苑。经过多年培育,“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认同度和美誉度,形成了较为稳定、并有一定规模的海内外市场。

  运用先进理念 保护管理再上台阶

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文化遗产地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推动作用。资料显示,2012年嘉峪关市旅游人数281.4万人次,同比增长27.7%;旅游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33.4%。文化产业也实现了大发展,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25.3%。 

据嘉峪关文物景区管委会介绍,在依托文化遗产开发景区的过程中,景区建设始终围绕“文物本体及原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核心而进行。在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原则上不予安排项目,对按其历史沿革确实有必要恢复的项目,在选择时慎之又慎,立项前先请相关专家和机构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请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记者了解到,在近年来进行的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连霍国家高速、兰新高铁等项目施工过境明长城时,嘉峪关文物部门履行长城保护职责,参与制定施工方案,上述工程一律采用从明长城下穿越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长城景观的完整性,尤其是连霍国家高速公路穿越明长城的施工,嘉峪关文物部门依据保护方案,采用对长城分段切割、整体平移复位的设计。

进入2006年,嘉峪关市文物部门申请了世界银行甘肃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金贷款,对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进行综合维修。同时,邀请清华大学、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制订规划。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嘉峪关在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有了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在遗产保护和管理上了一个台阶。 

2011年11月底,嘉峪关迎来了建关64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项工程主要包括嘉峪关长城保护维修、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三大项目,总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核心区3.5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20.3亿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