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嘉峪关:闪耀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戈壁明珠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红军 时间/2013-08-14 16:25:4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嘉峪关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中外巨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已经在荒凉中矗立了641年的嘉峪关城楼,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迎着猎猎朔风矗立于黑山和祁连山之间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嘉峪关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中外巨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已经在荒凉中矗立了641年的嘉峪关城楼,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迎着猎猎朔风矗立于黑山和祁连山之间,守望着大漠的孤独,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几个世纪以前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因此,这里不仅是古代战略防御的屯兵要塞,更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会点。

大漠雄关 古时战场

如果说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守的是山和海的话,嘉峪关守的则是山和山。两者不同的是,前者位于青山绿水之中,后者则处于戈壁大漠腹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9年。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它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实际上,早在公元前的西汉王朝,这里就是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但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针,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防止蒙古和女真的侵扰,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内地通往新疆乃至中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其重要性几千年来并没有什么变化。

云淡风轻访戈壁,嘉峪雄关展威姿。

初入嘉峪关,满眼看到的都是土黄色,整个关城就像是用黄土堆起来的一样,但它却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据随行的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嘉峪关关城主要是以黄土夯筑而成,只有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烽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内城有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在两门外各有一瓮城围护,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偌大的嘉峪关内设施齐全,防御方面有灭火的沟渠和卫城,生活方面有自己种植的菜地,文化方面有关帝庙和戏台。瓮城的作用是把冲进第一层防御的敌人围困在中间,让他们在箭雨中毙命。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内城的游击将军府,也被称为游击衙门,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事要务的府邸和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也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行政枢纽机关。走进将军府,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将军府后堂的一副对联:“不悲镜里容颜瘦,且喜心头疆域宽”,真实贴切地描写了当年戍守边陲的将士们的宽阔胸怀。

我感到很惊诧也很佩服,在古代极其简陋的建筑条件下,能建起如此雄伟的关城,在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心里更多的则是在思索和寻找。

站在气宇轩昂的嘉峪关城楼上举目远眺,除了茫茫戈壁滩,便是巍巍祁连山,山顶的积雪清晰可见。俯瞰脚下,虽然秦时明月已成往事,但明时关城仍在脚下,嘉峪关城墙上的战争痕迹,台阶上一个个下陷的印痕,仿佛又把我们拉回到了古代的战场:那些金戈铁马的影像不停地在眼前晃动,仿佛看到了历代敌人围攻关城,将士们奋勇抵御的情景。将军们骑马出战,为的是身后这片土地的安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诗句让人无法不感叹当年的将士们是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这些我们后人又知道多少,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嘉峪关的军事功能早已退化,但它的文化底蕴却在今天大放异彩,为世人所敬仰。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