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探秘甘肃省西和县乞巧民俗文化 寻找失落的古代女儿节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3-08-15 00:36: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西和乞巧民俗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经唐宋发展,明清时代达到全盛,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美术为一体,2000多年历史的乞巧文化在这里世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西和乞巧民俗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经唐宋发展,明清时代达到全盛,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美术为一体,2000多年历史的乞巧文化在这里世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因参加乞巧者多为“闺中待嫁”的姑娘,乞巧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西和一年一度乞巧活动,别具一格,持续七天八夜,在全国绝无仅有。

每年农历六月下旬,同村邻里的姑娘们凑在一起商议乞巧事宜,一般情况是关系比较好的姐妹议起,同村同社未嫁姑娘组成一场(俗称"乞巧场")。商定后姑娘们利用闲时间在家庭居住条件较宽裕的姑娘家练唱《乞巧歌》,此期间大多由年纪较大的妇女教,老歌要一代一代往下传,新歌以流行曲为主。

六月二十六日到三十日这几天从集镇纸货店往选定坐巧的姑娘家挑巧娘娘。巧娘娘挑来坐在桌子上,必须有丝帕将脸遮住,意为没有正式迎巧来。巧娘娘的制做也有讲究,头面以西峪寨子里李家为上品,制做头面是模子上,用麻纸一层一层糊成,待晾干取下模子再用细白纸糊上,然后描眉化妆,身材装饰以县城南关姬家纸货铺的为上品,五彩纸剪制的裙装美丽又合体,姬李合作制成的巧娘娘价钱最高,也最漂亮。

这段时间的逢集日,县城各纸货店生意最红火,那些打扮得花姿招展的姑娘们成群结队来挑巧娘娘,使集镇更加繁华热闹。六月三十日晚,姑娘们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在河边,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站在河边唱《迎巧歌》。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将巧娘娘接进院。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歌词主要是描绘巧娘娘的美貌:"乌云头发像丝线,粉红脸蛋圆又圆,线杆鼻子端又端,樱桃小口一点点,糯米牙齿尖又尖……",再就是敬茶献果,唱《献茶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