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特殊的学校,铸就出一个特殊的群体。1940年,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在晋西北,一座特殊学校悄然成立,这就是抗大七分校。
今年七八月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文献记录片《抗大,抗大》,曾经热血沸腾的时代,曾经风发昂扬的青年,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学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是如何读书的?
我省陇东地区,这里曾经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是八路军的出发地。从华池县城,往东,翻山越岭,奔波70多公里后,就是子午岭深处了。当年,这里林梢蔽日,野兽出没。1943年,一支经历了千里跋涉的队伍来到此地,他们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中、挖窑洞、修道路、开荒种地、读书习武。毕业后,又陆续走向了抗战前线。这就是从晋西北迁移到华池的抗大七分校。
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它的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今天,广为传诵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方针,就是为抗大写的。8月15日,是抗战胜利68周年的纪念日。如今我们虽远离了战争,但历史是不应该忘却的。一段段曾经浴血奋战的往事,一个个激情澎湃的身影我们不能忘却。
白世虎长期研究华池历史地理,熟知那里的山山水水。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他讲述抗大学员在大山深处的故事。
千里跋涉,他们来到华池
说起抗大七分校,上了年纪的华池人,那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至今,我们到大凤川、到平定川去,许多老人们还能说起抗大的许多事情。
抗大七分校是1940年4月30日成立的。从记载来看,这天,抗大总校致电八路军总部并转中央军委,建议批准在晋西北成立抗大七分校。到6月29日,中央军委决定以八路军120师教导团为基础,组建抗大七分校。但正式宣布成立则是7月7日,这天也是七七事变的纪念日,选择在这天成立,自然也是为了纪念七七事变,彰显抗大师生抗击日寇的决心。
对于“晋西北地区”,喜欢看电视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有人这样评价晋西北,它是支持华北抗战的主要堡垒之一,是大西北的屏障。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所率领的独立团,就在晋西北地区活动。通过这部电视剧,人们也能了解到那里惨烈搏杀。七分校刚成立,就处在流动中。7月7日,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庆祝大会后不久,学校就迁到兴县刘家峁,后来又转移到黄河东岸的碧村、里峪口地区。后来,学校又回到兴县,驻在县城的瓦塘镇。频繁的迁移,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不便。到1943年初,斗争更加艰巨。为轻装上阵,加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实力,减轻负担,将在敌后办学的抗大总校及二、七分校等教育机构,集中到陕甘边区办学。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因频繁搬迁而影响学习,也能加快对干部的培养。
无疑,这次转移是一次非常艰难的长途跋涉。从晋西北到华池大凤川一带,直线距离超过了500公里,既要通过日军的封锁,也要渡过黄河,还要翻越子午岭。队伍是分批来到华池的。据我掌握的材料,从1943年6月到1944年11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五千多名学生来到这里。第一批来到华池的学生是一大队,这已经是1943年6月下旬。当时,一大队以山西新军教导大队为基础与陆军中学合编为9个学员队,共计1500余人进驻大凤川;随后,各支不同的队伍陆续向东华池、大凤川、豹子川、平定川集中。这些队伍多则1500余人,少者1200余人。
搬迁到华池后,七分校设立政治部、供给部等机构,全校分为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同时组建了80多人的业余文工队。他们在子午岭西麓白手起家,边学习边劳动,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石头建起,两千人大礼堂
“豹子川,好荒凉,几十里,没村庄。雉鸡咯咯叫,野兔遍地跑。磷光闪鬼火,狼嚎惊梦乡。”这首诗是二大队学员初到华池县豹子川时即兴所作。从诗句中可以看出,那里人烟稀少,环境尚好。
就当时的生产条件而言,在荒凉的子午岭西麓生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七分校移驻陇东后,虽有了较为安定的学习环境,也得到了陇东分区军民的大力支援。但物质条件总体上仍旧极度匮乏。无疑,这也是对他们的新考验。
据当年的抗大学员回忆,抵达陇东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吃、住。虽然当时陇东专署对抗大学员们的供应进行统一安排,还有七七〇团的帮助。但交通极为不便,运粮成了大问题。当时,抗大学员的粮食主要由华池县白马区和合水太白区承担。这两个地方都在子午岭西麓,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几千人的口粮,靠老百姓肩抗驴驮,是难以保证供应的。
第一件事自然是背粮。这时又面临着一个难题,哪里来的口袋呢?学员们或者用被单缝制口袋,或者把裤腿扎起来当做口袋。从学员驻地到粮食供应点,最远在百里之外,路上饿了,就烧山药蛋,或者在石板上炒小米充饥,渴了就喝山泉水。住宿,则是第二大问题。那时,子午岭人烟稀少,人都没有多少,哪里来的窑洞呢,更不要说房子了。刚开始,他们或露宿荒野,或伐木搭棚遮风挡雨。可是,到雨天就难捱了,棚外大雨,棚内小雨,没有办法,学员们只好围坐在一起,头顶着被子挡雨,等待着黎明。
困难并没有难住这些有理想的年轻人。他们边学习、边劳动。一场大生产运动就在千古荒山中展开了。一切都要白手起家,挖窑洞、烧砖瓦、开荒种地、制作桌椅、烧制石灰……他们修建了近七百眼窑洞。如今我们看到的抗大七分校遗址纪念馆,就是一处很有规模的窑院。院子宽阔,靠山处一排石窑,格外坚固,这里就是当年抗大学员们修建的校本部。
当年学员们修的建筑中,最为耀眼的是大礼堂。这是一座可容纳2000余人的礼堂。如此规模的大礼堂放在今天,也是件大工程。当时,他们既没有水泥,也没有钢筋,甚至连建筑师也没有,一切都靠群策群力,都要靠学员自己的智慧,竟然盖起来这样一座大礼堂。
抗大学员们先后开荒地6万多亩,还开办了饭馆、粉房、纸厂、酒坊、磨坊等,实现了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夜晚伏击,羊倌智猎金钱豹
上世纪初,子午岭西麓的生态植被非常好。这也是当年抗大学员们能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缘由。抗大七分校二大队驻地在豹子川,开荒种地,还发展畜牧业。1944年的一天,人们发现一只羊被咬死了。当时,山里有狼、狐狸等野兽,起初以为是狼。后来根据蹄印分析,可能是一种大型猛兽,有人估计是头野豹。
出现这样一头猛兽,不仅羊群安全有问题,人的安全也难保。咋办?诱敌出击。一天晚上,负责放羊的段郡等三人藏在羊圈的窑洞里,等待着猛兽的出现。半夜,一庞然大物,从外面跃入羊圈中。他们瞄准目标,开了一枪。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猛兽在羊圈里不动了。羊倌们小心地出了窑洞。谁知这时,豹子却猛然跃起,扑了过来。危机时刻,段郡又沉着开了一枪。扑起的豹子倒在了地上。这时,埋伏在羊圈外的其他人也上来了。将羊圈团团围住。人们再三确认,才确信豹子被击毙了。豹子死了,羊群依旧惊恐不安,而猎豹的段郡等人也是一身汗。
自然,豹肉送给各分队吃了。豹骨成了卫生所的药材。豹皮则在西华池集市上卖了两万七千元(边币)。后来,为表扬这三位学员,每人奖励了一条皮带。这件事,在抗大学员中流传甚广,有人还写了一首《猎豹歌》纪念其事。
抗大学员们在华池边战斗、边学习、边生产。艰苦的劳动中文工队和各大队还自编自演秧歌剧、话剧,排演了《白毛女》、《逼上梁山》等剧目,还创作了《豹子川大合唱》等歌曲。
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下,亘古荒山变了样。学员们的政治、文化、军事科目也取得了大进步。他们又陆续开赴前线了。1945年9月3日,七分校三大队到达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邯郸地区,投入战斗;1945年10月18日,七分校机关和一大队由东华池出发奔赴延安;1946年夏,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抗大七分校停办。他们撤离时交给当地政府粮食就有7000多石。
如今,这些故事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这段难忘历史却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