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民勤县瑞安堡:风沙线上的独特地主庄园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刘小雷 时间/2013-08-17 10:29: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瑞安堡俗称“王团堡子”,位于民勤县城西南郊3.5公里处的三雷镇三陶村,建于民国二十七(1938)年,2006年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安堡整体建筑以南北中轴对称布置,群体组合以封闭独立的院为单元,主要房间坐北朝南,功能集居住、防御为一体,用材以生土为主,是西北河西走廊民居建筑的代表作。

瑞安堡远望是一座城

瑞安堡一角

绣楼“双喜楼”上为逍遥宫

  

丫鬟的居所分外压抑

  

带有西方建筑风格的长廊

  

夕阳下的瑞安堡

  

主人卧室的内景

  

瑞安堡内的家祠

  

旧时拉货的木轮马车

  

河西特有的“针扎子”,   妇女随身携带针线所用

  

用来暖手的手炉

瑞安堡俗称“王团堡子”,位于民勤县城西南郊3.5公里处的三雷镇三陶村,建于民国二十七(1938)年,2006年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安堡整体建筑以南北中轴对称布置,群体组合以封闭独立的院为单元,主要房间坐北朝南,功能集居住、防御为一体,用材以生土为主,是西北河西走廊民居建筑的代表作。

1  高耸的外墙,蜂窝状的枪孔,瑞安堡怎么看都像是军事要塞

37℃的高温足以让人恹恹欲睡,但从民勤县城去往县城南郊3.5公里处的三雷乡三陶村之前,沿途的麦草方格、丛生的红柳、梭梭、白茨,和绿洲之外遥遥在望的沙丘,却让人的心神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无法松弛下来。

烈阳下,一座土黄色的煌煌城堡出现在眼前。看着它高耸的外墙,蜂窝状的垛口,记者心中产生了疑问,瑞安堡怎么看都像是军事要塞,怎么会是西北保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地主宅院呢?

在天水曾经拜访过胡氏民居“南北宅子”,它号称“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正是因为主人胡氏父子两代都是明代颇有清誉的名臣,在他们的宅院参观,感觉那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饱含着封建士大夫崇尚清高,景慕自然的审美趣味。那么瑞安堡,一座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地主宅院会给参访者一种什么直观印象呢?

走进上方镌刻着“瑞安堡”的拱劵形大门,女讲解员裴雯早已笑吟吟地静候在那里,她向我们解读了河西走廊比较普遍的民居形式四合院。

这种四合院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房屋沿中轴线对称布置,表现为前中后院式,呈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等,通常以二进院较为普遍。整个建筑以“生土”为主,注重生态,防风隔沙,冬天保暖,夏天隔热。这种四合院民居形式能够保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如果说现存最完整的就要数眼前的这座瑞安堡。 

瑞安堡建于民国二十七(1938)年,是原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长民勤县大富绅王庆云的私人庄堡。

它的建筑布局比较别致,大门居中,中轴线对称,三进院由位于中轴线上的三道大门迭次而入,呈前中后院式。第一道大门置于庄堡前外墙的中轴线上,呈拱券形,高约10.8米,宽9.2米,条石镶基,大城砖砌筑,门扇木制,外包铁面,密施铁铆钉。大门内外眉背各有砖雕横额一幅,外镌“瑞安堡”,内刻“瑞安堡落成赠言”。

瑞安堡的落成赠言是当地士绅、举人卢殿元题写,赠言:“杜工部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老胞兴为怀,深情若揭,今瑞庭筑宅,同人睹规模,思拟嘉名,谓瑞庭身任保安职责,一家瑞且为一邑瑞也,并为一国瑞也,故名义所关,取‘瑞安’二字以赠之”云云。

因为堡主王庆云的字为“瑞庭”又身兼保安团长职责,故取“瑞安”得名。

这段文字我看了总觉得暗含讽刺,有点春秋笔法的意思,但团座王庆云估计没明白过来,反而颇为受用,但民勤的老百姓却毫不犹豫地把它称作“王团堡子”,这大概是因为它的主人是臧克家诗中“骑在人们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因此才有这个戏谑的叫法。

瑞安堡堡身坐北向南,长92.25米,宽54.6米,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堡内有大小建筑140余间,和我国其它有名的地主庄园如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文彩庄园、河南省巩义市的康百万庄园、山东省栖霞市的牟氏庄园动辄几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相比,无疑小得多。

但瑞安堡整体布局中蕴含的“一品当朝”、“凤凰单展翅”的讲究却也是这些地主庄园中的独一份。

2  一个地处偏僻小县的土财主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煞费苦心,让人哭笑不得

裴雯在瑞安堡的平面图上给我们详细指点瑞安堡的“一品当朝”、“凤凰单展翅”。

瑞安堡的横式前院为“一”字,中院及左右后院为“品”字,堡门、南北文武角楼、前后内院正好是“当”字,“朝”字建筑较隐匿,只有“日,月”小院一目了然。南北墙一高一矮,称做“凤凰单展翅”,寓意展美姿而不飞走。

一个地处偏僻小县的土财主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也是如此煞费苦心,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在裴雯的讲解下,我们先来欣赏瑞安堡的建筑艺术吧。

进入堡门是前院,沿堡门中轴线有一条长的甬道将前院和中院分为东西两部分。前院面阔约50米,进深约26米,紧靠堡墙于门道两侧建平顶式土木结构房屋约30余间,西面为草料房、磨坊、马厩,饲养下人住房和一条通往堡墙的斜坡马道,东面为护院卫兵、车夫和长工住房。沿甬道经过前院通往中院需要穿过第二道大门,第二道大门的彩绘、木雕极为精细。中院较浅,面阔约50米,进深约13米,由二门东西厢房和左右倒坐围成一回廊式小四合院。

后院是王庆云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中院、后院以中轴线上的第三道大门相隔,将外人挡在门禁之外。

第三道门略小,门额镌有“琅嬛福地”四字,起两脊,前为歇山顶,后为盝顶,盝顶上做一天井,两侧有耳门通入后院,后院由建筑在中轴线上的五间卷棚式房屋分为东西两院,中间由过厅将东西两院贯通。东院正堂为家祠,东厢房为主人的五间卧室。西院建筑与东院建筑平面结构一样,但房屋的进深与开间略小,西院三间正堂为佛堂,五间西厢房为书房和私塾用房,倒座为晚辈住房,建筑形式与东院如出一辙,回廊环绕、古朴典雅。西边月字形小院横跨中后两院,前面布置有仆人厨房,中间布置有主人炊事厨房,后边布置平房五间,为丫鬟住房。

家祠与佛堂之间为一单间回廊四方形楼阁,名叫双喜楼,它还有个俗名叫绣楼,大概是当时王家小姐的居处。

绣楼内有一架木梯,我们低头猫腰往上攀爬到第三层由此向北直接通往堡墙之上的逍遥宫。逍遥宫位于庄堡中轴线末端的堡墙上,三面绕廊单檐歇山顶式半亭,与前堡门楼遥相呼应。从逍遥宫看瑞安堡的全貌尽收眼底,当年的王庆云在此,心头升腾起来的一定是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踌躇满志之余,估计不免也要引杯换盏、吟风弄月一番吧?

堡墙之上除门楼、逍遥宫外,堡墙上还建有文楼、武楼、望月亭、瞭望楼、巡房、跑马道、女墙等等。

建于堡墙东南角的文楼和东北角的武楼左右呼应。王庆云任过教育局长,后来还捞了一个保安团长的头衔,莫非自诩自己文武全才?

堡墙全长300米,高12米,顶宽2.5米,底宽7米,墙上设跑马道,墙外缘设高2.2米,厚0.5米的女墙,巡房和女墙上遍布射击孔,是主要的防御设施,射击孔设计巧妙,两孔为一 组,里大外小,中间隔开,外面的敌人很难击中内部的人。

而西北角、东北角建瞭望楼下的巡房,楼上的哨台军事防御的功能更实际一点,尤其是在哨台的外挑部分设有砸孔,遇到外袭,估计会从砸孔掷下砖石阻击土匪来犯。

参观了瑞安堡院内的建筑群精美的细节,再攀爬到城墙上了解各种复杂的军事防御设施,真是惊叹不已。

3  在瑞安堡了解到旧时生活百态的缩影,让人大呼过瘾

王庆云聘请的建筑师不同一般,据说此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系,他的设计理念和眼光自然非普通匠人可比。

中国古典建筑的诸多趣味他自然也了然于心。

土夯式外墙、拱券形大门、墙恒式门楼、土木结构的房屋光屋顶形式他就变出了诸多手法,比如歇山、硬山、卷棚、平顶、盏顶、攒尖,让你看得喘不过气来。

民勤一年的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之上,瑞安堡的堡墙他因地制宜,毫不犹豫地采用了夯土墙的方法,堡墙底宽顶窄、下放上收,是河西走廊民居建筑的最常见形式。

这种构筑方法是用木板作模具,于其中置土,再以石杵分层夯实。只不过瑞安堡的堡墙做法他稍作变通,在夯墙的过程中是每隔一定的高度沿墙铺垫一层红柳枝条,同时在四个墙角处和墙体内每隔一定的水平距离处竖向放置若干木桩夯入墙内。

这种做法现在细究起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红柳是当地产的一种沙生植物,韧性很强,将其置入墙内,可以用作墙筋,起拉接作用,增加墙体韧性,减少墙体裂缝; 在墙体内夯入木桩,与现在砖混结构使用构造柱是一个道理,可以加固墙身,增加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利于抗震。

王庆云一向热衷权势,作为自己的金主,修建瑞安堡的建筑师对他的想法也不得不给予考虑。

于是我们看到的瑞安堡建筑群南北中轴对称布置,群体组合显得封闭独立,很有点官衙的气派。

瑞安堡高大封闭的墙体在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带来了通风、采光、心理压迫等一系列矛盾。于是,聪明的建筑师便设计了在这高墙之内开出了徽派建筑特有的“天井”,作为采光、通风的换气口,也暗含着聚水为财的风水讲究。

瑞安堡对河西民俗文化的陈列展示也吸引着每一个参访者的眼球。观看瑞安堡各个房屋间的墙上壁挂,屋中摆设,恍若时光倒流回七十年前。

据裴雯讲,基本上都是按过去主人的生活场景予以复原,其藏品多为民间征集,但让游者亦能感受到旧时河西的风土人情。

在瑞安堡的客厅置长条桌、大方桌配太师椅,壁柜肃立,墙面悬挂各种书画;而厢房扑入眼底的是河西人家常见的砖砌大通炕,炕铺羊毛毡、绣花毯,炕桌偎依炕心。炕偏头蹲两头翘的炕床子,码放鲜艳的绸缎被褥。墙上悬挂玻璃镜框,图案多为花鸟人物。窗棂设计有奇思,棂孔交织,图案巧出,很有南方大户人家常见的窗孔风格。在伙房、库房、摆放展柜,皆米坛、面柜、油罐、小斗、升子、撒子、老式杆秤、铜锅、石盐窝、木蒜窝、风箱等生活用具。农具房、马厩置摆耧、老式犁及犁地穿的皮鞋、毛靴、照明使的马灯、油灯、赶马车的响鞭等。

这些老物件早已从我们生活视线中消失了,在瑞安堡看到这么多的实物,了解到旧时生活百态的缩影让人大呼过瘾。

4  夕阳下瑞安堡的屋宇一半浸润在强光里,一半却已坠入了暮霭的幽暗

看着一个小小的县地方保安团长,把自己的私宅建成如同军事要塞,感觉荒诞得不像个实物。

王庆云的先祖从何处迁居民勤,至今没有确切的表述,但可以肯定,王家是移民,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清末始发迹起来,在民勤县城西南买下了一些土地,还在武威开了商号,在民勤开了分店,主营绸缎、食盐和茶叶等生意。

1929年春,一场兵祸洗劫了民勤县城,城内4000多居民罹难。王庆云的大哥王步云时任民勤县教育局长,在保护学校师生时惨遭杀害。全县教育界人士感念王步云舍身成仁的义举,荐其弟王庆云继任教育局长。

已故的原民勤县文化馆馆员杨澄远曾有一篇文章说到王庆云:“(王庆云)自幼不学无术,以狂赌滥嫖、走狗放鹰为务。”他的哥哥王步云生前恨其无行,呼之为“三贼”,有时还施以鞭笞。到教育局任职后,王庆云仍不思进取,未及两年即被控去职,后在武威结识了国民党骑5师军需处长李某,由李某牵线结识了师长马步青,并以师部参谋的头衔返回民勤,初任军需采购站站长,继任第一区区长。1936年民勤成立保安团,王庆云被任命为团长,成了民勤的头面人物。

豪宅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财富的显示。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促动着踌躇满志的王庆云,动用全部财力修建了私人庄院瑞安堡。

就在他上任的当年,瑞安堡开工修建。瑞安堡施工时,每天有800民工干活,包括木匠、泥水匠、铁匠。数以千计的民夫工匠熙熙攘攘,运送物料的大车络绎不绝,在这个偏僻的沙漠小镇上,其工程规模和热闹程度不亚于给帝王修建王宫,因而民勤人给瑞安堡另起了一个名字——“小皇城”。

1938年,这个浩大的工程完工了,据说建设总计耗资10万大洋。

据资料介绍,清末与民国初期,五个银圆(亦作银元,也就是现大洋)可以买一头大水牛,一个银圆可以买一担米;民国后期一个银圆是一担谷。而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洋钿)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

可以想见王庆云修建瑞安堡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1940年,有人联名状告王庆云,所列主要罪状为:王庆云任教育局长时,贪污学粮折价白洋3000余元;任军需采购站站长期间,摊派柴草麸豆贪污白洋1万余元;任保安团团长时,向全县摊派“劳军捐助”(当时称为十万白元款),抽成吞入私囊等。旧时政治黑暗、官官相护,他们的告状状纸自然是石沉大海。

1951年春,在一场公审大会后,59岁的王庆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瑞安堡被收归公有,变成了一家国有农场的办公场所,这也使得它在随后的六七十年代躲过一劫。

1983年,当地文化部门接管了瑞安堡。2006年,瑞安堡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群群野鸽子“扑棱棱”在堡墙起落,夕阳下的瑞安堡的屋宇一半浸润在强光里,一半却已坠入了暮霭的幽暗。

临走之前我问裴雯:“你看过瑞安堡的月色吗?”

她说,看过,很静,很美……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