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那些遗失的美食文化:张掖那些舌尖的记忆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3-10-14 20:29:3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随着时间的线性流逝,那些美好的,不美好的人和事物终将远去。而时间,因为有了节日和时令的度量而显得更有意义。那些乡音乡情,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因在舌尖留下的记忆而日久弥新。

随着时间的线性流逝,那些美好的,不美好的人和事物终将远去。而时间,因为有了节日和时令的度量而显得更有意义。那些乡音乡情,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因在舌尖留下的记忆而日久弥新。

之一:冬至的牛娃子饭

末日冬至,吃了一大盘土豆饺子,突然想起,记忆里的冬至是不吃饺子的,那时,全家人会一起动手,围着案板做牛娃子饭。母亲将面醒好切好后,揪下来拇指肚儿大的一点点揉圆,在事先准备好的新梳子齿儿上一滚,海螺状的牛娃子就诞生了。也可以用剪刀将面剪成袖珍版的“剪鱼子”牛娃子。还可以将揉圆的豆大的面团用筷子捣成一款袖珍版的碗儿,又或者你可以发挥想象给碗儿捏个边儿,袖珍碗儿瞬间变成了袖珍草帽。全家人各显神通,不一会儿,满满一案板我们的杰作,无奇不有。哈哈,接下来就是调汤下面啦,将肉炒好,加入各种佐料,添上水,看牛娃子们在锅中翻滚,好不欢喜。最后的最后,可以加点香菜或土豆丁儿,牛娃子饭就可以出锅啦!现在都可以想象那舌尖的美好时光……

之二:儿时暑假的打瓣儿

某天清晨,做了一个梦,梦到和好多人一起走在田间地头的田埂上,晚霞映红了彼此的脸,地里的豆角(jue)子正是“打瓣儿”最多的时候。豆荚翠绿的颜色在阳光中透亮,随手摘一个下来,将里面绿色的豆子儿抠出来放入口中,甜甜的,还有一股豆香。豆荚是不能丢的,它才是打瓣儿的精髓。将豆荚的一端向内折,会听到清脆的咔咔声,然后将内折的一端轻轻一拉,薄薄的豆荚内层的皮儿就去掉了,剩下的就是翠绿欲滴可食用的“瓣儿”啦。你可以直接送入口中,香脆可口,也可以盛一碗凉水,将拨好的豆籽与打好的“瓣儿”放进去,过一会儿你将惊奇地发现,“瓣儿”自己卷成了卷儿。

之三:麦(mo四声)仁汤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珍珠玛瑙。”这里的珍珠玛瑙是什么?对了,就是麦仁汤!家乡过年,总是少不了麦仁汤,用秋天腌好的大白菜,配合大肉丁,碾掉皮的小麦,酸酸辣辣,冬日的早晨喝上一碗,心里会有很踏实的感觉。一粒粒麦粒与酸白菜,猪肉丁清晰可见,牙齿触碰食物,口感捎带粘稠的汤,这就是西北特色的食物之一。

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珍贵的食材,却成为西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春耕秋收,一粒粒粮食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加工,最后端上餐桌,都凝聚了西北人的心意。里面包含着质朴,踏实,以及西北人的一切。

之四:臊达子

每到下雪或者天特别冷的时候,就想起家里做的臊达子。热热地吃上一碗,连心里都是暖暖的。稠稠的,烫烫的,香香的。米粒与肉丁、土豆的融合,既不是炒的,也不是蒸的,更不是煮的。要将肉丁与调味料先炒,再加上米粒、土豆和水,用高压锅耐心压才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有些人瞧不起农村人,嫌他们脏,嫌他们素质低,他们可曾了解,城里是乡下人的梦想,乡下却有着城里人的爹娘!谁家倒数三代不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谁家的衣食住行离得了这普普通通的农民百姓?何以衣食无忧,生活滋润便忘了我们的根?我们的根在这里,在西北这篇广袤而朴实的土地。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