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片:李宝峰,1938年生于辽宁抚顺市。1955年初中毕业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升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1964年毕业分配至甘肃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曾任美编室主任。1990年调入甘肃画院任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获由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终身成就奖。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展”等多项大展,2004年获黄宾虹奖,2006年获世界华人书画大展金奖。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毛主席纪念堂,深圳、天津艺术博物馆等收藏。
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人物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尽相同的特色。成名于上世纪50年代前期的一批画家如王盛烈、黄胄、杨之光、李震坚、方增先、程十发等,大多在上世纪40年代接受过传统绘画的训练,重视造型也不轻视笔墨表现,能适当寻求素描与笔墨间的平衡。稍晚的一代较多接受了苏式素描造型的教育,传统的笔墨训练较少(“新浙派”相对好),而在强调通俗大众化的政治环境中,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向连环画、年画和其他民间艺术靠拢。这两代画家的共同点是写实——用写实造型描绘现实人物。从中国画变革的整体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正是这两代人继承了徐悲鸿、蒋兆和等老一辈画家所开拓的传统,在题材、画法和风格上把中国人物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正是他们,在新时期之初率先冲破一体化意识形态和艺术观念的限制,进行了种种新的探索和实验,促进了人物画的多元化。
李宝峰属于上述画家中的第二代。他本是抚顺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兰州,他曾先后在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和本科学习九年,写实功夫非常扎实。他的老师王盛烈称赞他:“画人物、花鸟、山水、动物均能挥洒自如,绝非练就一两手招数者可比。”其“功在于造型能力之坚实。”王盛烈这话含有一层深意。就写实能力而言,当代人物画家有功夫全面而深厚者,也有招数只有“一两手者”;有造型能力坚实者,也有不够坚实、仅能以巧求胜者。虽说造型能力不是决定创作成败的唯一因素,但这种能力愈强,其刻画人物就可能愈有深度,创作的成功率也就愈高。半个世纪以来无数成功者的经验可以证明这一点。
所谓“造型能力”,泛指描绘与塑造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的能力,而不单指在课堂上画石膏、人像和人体素描的能力。不少人能深入刻画静态对象,但拙于生动地捕捉生活中的动态与表情;长于对物描写,短于形象记忆力与相应的默写训练,所以,尽管有高超的素描功夫,却画不出像黄胄笔下那样生动的人物。黄胄没受过系统的素描训练,对人物的深度刻画有所局限,但他通过速写获得的把握动态的能力,对强于素描弱于速写的学院型画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李宝峰有坚实的素描功底,又在多年的出版社工作中画了很多插图和连环画,练就了用笔线捕捉生动动态的能力。
当代人物画家喜欢描绘西部风情,刻画藏族、维族人物。但这种描绘与刻画有生熟之别、深浅之别、高下之别。仅仅出于好奇、出于对容貌与服饰的兴趣,凭着走马观花的印象做出的描绘,很难有出色的表现。展览会和画集中的藏族、维族题材的作品不可胜数,但真正有感人力量和深度刻画的并不多。李宝峰熟悉西部生活与人物,从甘南藏区到南疆北疆,都留下了他写生跋涉的足印,积累了大量形象素材,所以他笔下的西部风情,藏族、维族人物,如《草原风情录系列》《岁月》《慕士塔格峰麓》《喀什巴扎图》《巴扎图》等诸多作品,比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更生动自然,也更富于个性。
硬笔素描、速写,不存在笔墨问题,但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中国画,用的是笔墨语言,不仅要求形的准确、恰当,还要求熟悉与把握中国画的材料工具,以及相应的笔墨能力,并充分体现出笔墨自身的审美特性。这里的困难在于,这些技巧、审美特性与写实造型并不总是一致,甚至会相互矛盾。单纯追求笔情墨趣无法深入刻画形象,单纯追求造型准确度与深度难以发挥笔墨的独立作用,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来,既能求得造型的深度又能求得笔墨的精妙表现,始终是人物画家面对的难题。李宝峰和他的同代人,显然是先追求造型能力和新题材的表现,后来才逐渐重视和追求笔墨表现的。但由于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与把握不同、各自所处的艺术氛围不同,彼此对待造型与笔墨的态度又拉开了距离。同是毕业于鲁美、工作在东北地区的国画家,多坚持以素描为根基的写实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画界重新认知传统、回归笔墨的思潮对他们没有明显影响。生活在甘肃的李宝峰则有所不同,他在坚持对人物比例结构准确刻画的同时,明显减弱光影素描因素,强化笔线与墨块在造型中的作用:面部刻画尤其老人面部刻画适当运用光影,对衣服、环境的描写则突出线性结构。与此同时,他还重视书法训练,提高笔线本身的质量和表现力。总而言之,李宝峰没有固守光影方法而拒绝传统笔墨画法,也没有轻易抛弃光影方法而完全回到传统笔墨,他选择的是调和二者的路。
(郎绍君:美术评论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