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历史在 他们手中复原
本报记者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探秘文物修复全过程
抢救性保护文物
修复后的彩陶罐
一件“有细菌”的青铜器,可能会在肉眼无法觉察的情况下,一年内被“吃掉”;而不合适的光照、空气,则会令脆弱的纸张和丝绸化为粉末。据甘肃省文博部门最近一次摸底调查,目前甘肃省馆藏的44万件文物中,约30万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亟待抢救修复的包括纸质、纺织、漆木、瓷器等有机质文物约10万件左右。
文物修复工作者,就是文物延续生命的“医生”。一件文物从开始进行检测、制定修复计划到最后成为一件能够摆放在博物馆密封匣里展出的文物,短的需要一周,长的则要好几年。近日,记者来到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亲眼目睹了“文物医生”的工作。
文物修复
博闻强识的庞杂伟业
初冬的兰州,大街小巷里人们都裹紧了棉衣,在寒风中疾步穿行。甘肃省博物馆内,四季恒定的温度、湿度,舒适怡人。
进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修复办公室,乍一看,就像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台,各种透明的玻璃器皿满满当当摆在工作台中间,青铜修复的工作人员面前摆放着一排五颜六色的矿物质原料,花花绿绿煞是好看。而在一个淡蓝色的“防护垫”上,摆着一支约15厘米的青铜戈,上面锈迹斑斑,他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清除锈迹。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张建全抱来一个直径约30厘米圆形的银色器物,向记者比划着:“你看,这是铜镜,现在上面的锈迹还没有清除完,如果清除工作完成后,它的亮度就跟这个差不多。”他说着指了一下工作台上的一块玻璃。原来,文物专家口中的铜镜,并不是我们从史书电视中所看到的晕黄的铜镜,而是上面有一层锡,亮晶晶,几乎可以媲美现代水银玻璃镜面的铜镜。
铜镜上这层薄薄的锡,就是张建全口中的不解之谜:“青铜器镀膜技术起源于汉代,现在文物研究者又将它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但是无论现代技术如何解释,都无法还原出与出土铜镜品类相同的铜镜,这是一个失传的古法制作工艺,我国曾经有一个专家毕生研究,几乎快要实验成功了,但遗憾的是他去世了,去世后,他研究的所有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了。”
文物修复的周期很长,一名合格的文物修复者须掌握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历史学、美学等多种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记者亦亲眼看到了文物修复所需要的庞杂的手段和体系。在丝绸修复工作台上,记者看到了一块几乎已经快风化成粉末的驼色丝绸,一名女性工作人员选择了一块同色的丝绸,将文物小心翼翼的粘在上面,以保持其完整。而旁边一整块深蓝色织纹细密完整厚实的丝绸方巾,被一块透明的塑料遮盖起来,隔着塑料,可以看到方巾上面有几个指头肚大的小洞:“这个洞需要用相同的线和手法缝补完整,在展出时,我们会做相关说明。”
全身检查抱着宝贝去医院照X光
文物保护,最简易的场地是在文物发掘现场:“甘肃省是彩陶大省,出土的彩陶数量比较多。但由于其性状,导致大多数在发掘时就会破碎,这种情况下,发掘现场的工作,就会为我们的后续修复提供影响。比如说在某处发现堆状彩陶,将这些碎片装在一起基本上就是一个陶器,我们根据纹路、碴口就可以恢复成一个完整的器型。但如果将遗址中所有的彩陶碎片集中整理,那么后期的修复工作就会增加非常大的难度。”张建全说。
文物修复现场,仅仅是修复中的一个环节,文物的修复,有着一整套的流程和要求。
拿到一件被修复的文物时,首先要进行一个“全身检查”。通过高科技的分析仪器,进行病害、成分等分析检测,接下来才好制定下一步的修复计划。
“我省文物病因查验的现代设备仪器数量严重缺乏,不得已,我们只好四处想办法。”张建全说到一个听起来好笑却又辛酸的事儿:“我们曾经修复过一个青铜盆,当时锈迹很深,只要用X光一看,就能知道锈迹有多深多厚,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仪器,只好抱着大盆去医院,做X光的医生一瞅,哎呀我还没给这东西做过检查呢。结果,X光一照,不仅看到了锈迹的厚度,还透过锈斑,看到了青铜盆底的两尾小鱼,在X光照射下,就跟活的一样。”他满足地眯起眼,形容着藏在锈斑下的小鱼。
“全身检查”做完后,就要相应的来制定接下来的修复措施。修复措施、手段以文本方式敲定后,就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份文物的修复文本。这件彩塑文物被激光照射后,根据其反射弧的长短,来判定其最原始的色彩,张建全指着“靛蓝”这个颜色满意地说:“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检测出有机物的颜色,激光的光谱上扫不出来的我们知道是有机物,但从来没有出现确定的颜色,这是一个进步。”
修旧如旧渗透材料粘连文物
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大多数线条流畅,器型完整,但也许在刚刚出土地时候,青铜器的“肚子”被压扁了,陶罐其实是一堆碎片,丝织品也许是乱糟糟的一团。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文物究竟是保持其出土的原貌,还是通过一定的“润色装饰”,展现其原始的优美?这一点,文物专家说:“文物修复虽不为鱼目混珠之图,但若为摆设或展示之用,外观的润饰就有其必要性。”如此一来,文物修复中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譬如说,陶罐上绘制纹路、缝补丝织品或者是青铜器的做旧。
制定完修复计划后,接下来就开始最为严格的人工修复工作了:“一般修复一件文物我们要求不少于两个人在场。两个人可以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做我们这项工作,要求‘零差错’,稍微一疏忽,就是文物事故。”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无论是陶器、青铜器或者是脆弱的书画修复,都会用到一种常见的粘连物即胶水。脆弱到人的汗液、口水都不能接触的文物,经由这种化学物品粘接,会对文物本体造成伤害吗?张建全说:“我们采用的胶水是可渗透的,如果未来需要还原文物本身的碎片状,那么泡在酒精或者其他溶液中,胶水很容易就被分解了。”
器型轮廓修整完好后,接下来就是“修旧如旧”的实际应用了,只有在忠于文物原貌的基础上,使用行之有效的修复工艺和原材料,在没有把握实施技术和修复材料的性能之前,不允许直接应用于文物的修复。比如说根据某些小的裂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器物的纹路走向,那么就可以按照其原始的文物走向,用相同的颜色,来补足缺失的部分,但是如果无法把握缺失纹路的走向,或者修复会改变其原貌,那么就保持修复后的空白,不能对文物纹饰进行填充。
延年益寿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在文物的世界里,摧枯拉朽的危险因子随时潜伏着,修复外观的同时,治疗“内因”也是重要的步骤。文物修复者根据文物或者化学的方式,对文物最初体检出来的“病虫害”进行治疗,以杜绝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的侵害。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感染了“病虫害”的文物,就像是病入膏肓的病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尘归尘,土归土”。“比如说氯化亚铜就会加速青铜器的腐朽,也许不到一年,一件青铜器就被它‘吃光’了,那么我们在修复时首先要根据文物‘生病’的轻重缓急,来按照顺序进行修复。”张建全说,“全面修复结束后,修复者会对文物最后进行一个“全身扫描”,然后,密封起来,一件文物就算修复完成了。这个周期,短一点儿的一星期,长一点的,要好几个月甚至几年。而这还受限于我国文物修复人员紧缺的现状。2005年文物部门发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文物系统2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问题。当时,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500人,以每人每月修复1件文物计算,仅修复现有的破损文物,至少也需要千年以上。”
现今,虽然西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展开了文物修复专业的招生,但全国文物修复者最多也只有一千多人,这些人被平均分配在各省,人数可以说少得可怜。张建全说,目前全国都面临着从业人员匮乏的严峻局面,这也是一大批文物亟须抢救修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此外,就像前面讲的抱着文物去医院做X光检查,亦是经济落后省份所面临的另一困难。
“文物不可能永久保存,我们能做的只是为其‘延年益寿’。”张建全说,5年来,甘肃已完成对3100多件(次)文物的修复,虽速度已经很快,但面对亟待修复的10万件藏品,文物保护之路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