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庆阳: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肇始地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汪受宽 时间/2014-03-25 09:45:2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以社稷作为国家代称,所谓社指土地神;稷指周人始祖农神后稷。社稷的祭祀是从周朝开始的,在开春之日,周天子带领公卿诸侯大夫,亲自耕种籍田,作为农民的表率,并到社庙祭社神和稷神,以乞求农业丰收。

古书中的后稷像

马鞍形口橙双耳陶罐

南宋马和之绘《豳风图》

本栏图片由撰稿人提供

汉画像石牛耕图

以生产方式分类,古代世界可以分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大类。不同的文明形式,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体质、性格和风俗。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民族,人们的衣食住行及风俗习惯都与农业的制约和要求相适应,以谷物为主食,体质相对柔弱,铸成了聚居繁生、敬老爱幼、仁信德义、崇智轻力、和平静守、安土重迁的民族特性。而这一切,都是享国800年的周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奠定的。文王、武王和周公缔造了周王朝,其基础则是古代最早纯农定居的先周族人在陇东的900年中积淀的。

农业之神后稷

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以社稷作为国家代称,所谓社指土地神;稷指周人始祖农神后稷。社稷的祭祀是从周朝开始的,在开春之日,周天子带领公卿诸侯大夫,亲自耕种籍田,作为农民的表率,并到社庙祭社神和稷神,以乞求农业丰收。这一礼事活动,自周初一直沿袭至清朝,是中国作为农业国家的典型象征。

后稷是周人始祖弃的称号,稷即谷子,是古代北方最重要的旱地粮食作物,后字在三代与王、皇同为君主之意。二者合在一起,即农业之王(神)的意思。弃为何名弃,又为何被尊为农神?原来弃是五帝之一帝喾的长子,母亲有邰氏女姜原,在野外践巨人足迹后怀孕,生下了他,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成长于外家姜姓有邰氏部落,姜姓是传说时代炎帝神农氏之姓。在这样的氛围里,儿童时的弃就喜欢做种植麻、菽的游戏,种出来的庄稼长得比别家都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者皆法则之。”成年的弃,不仅掌握了高超的农业技术,更擅长于寻找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就在那里种植和收获,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当时在位的尧帝于是任命他为中朝的农师,并因其指导天下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之功,而封其于邰,号称后稷,并继承了父系黄帝──帝喾的姓氏姬。姬周的历代先祖,秉承弃的传统,教民耕稼,从而成为自周以后历朝天子奉行的籍田和祭社稷的重要典礼。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先周自始祖弃至文王昌的世系:1.弃—2.不—3.鞠陶—4.公刘—5.庆节—6.皇仆—7.差弗—8.毁—9.公非—10.高圉—11.亚圉—12.公叔祖类—13.古公亶父—14.季历—15.文王昌。这个先周世系是有问题的。禹与弃同为尧舜时人,禹至夏桀14代17王,商汤至纣王17代30王,两朝31代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总计1024年。周人自弃至文王昌应该也有约30代,而非15代。当然,我们已无法恢复先周的完整系谱,只能按照《史记》的世系来讨论相关历史。

先周族的居地,在千余年间有较大的变化。本居封地邰,在今陕西武功西南。2代祖不因“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4代祖公刘迁至豳,13代祖古公亶父再离豳南迁至周原。邰和周原都在关中,周先祖自不至古公亶父12代人不是在关中居住的。

上古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弃的农师之职为他的儿子不继承。但当时的夏王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恤民事,被有穷氏首领后羿驱逐。太康死后,后羿立仲康为傀儡。后来寒浞杀后羿,又杀仲康之子相自立。最后,相子少康重建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变乱使王朝政务荒废,农官被废,不回封地邰。邰虽位于夏朝王畿之外,也不安全。于是不带领族人向北奔避到戎狄之间。

不所奔戎狄之间,汉朝毛苌和郑玄误以为即邰,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邰本是姜姓有邰氏地,属于华夏文明最早发祥的地区,不在戎狄之间。古人将戎狄之间又称“北豳”,其实在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唐官修《括地志》言:“不故城,在庆州宏化县南三里,即不在戎狄所居之城也。”今庆城县内有不陵、公刘庙、周祖庙等遗迹及相关出土文物,当无疑义。《汉书·古今人表》将不与夏太康列为同时人。《竹书纪年》载“少康三年,复田稷。”其前必有废田官事。故三国学者韦昭言,不因“夏太康失国”,遂率族人“奔戎狄之间”。据《竹书纪年》太康失国在其元年,约为公元前2053年。

公刘率族人南迁,“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在豳地建豳国。《汉书·地理志》言,汉右扶风恂邑县“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邑。”但汉代恂邑地域较大,故而后代又演绎出豳在今陕西旬邑境、今陕西彬县境和今甘肃庆阳市宁县境三说。笔者10年前撰《豳国地望考》,从汉将军郦商北地郡作战路线、班彪《北征赋》行踪、东汉郑玄答张逸问等,证豳在西汉栒邑县北境,今甘肃宁县境。而《魏书·地形志》、宁县北魏“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陆德明《经典释文》《隋书·地理志》等,证豳在今甘肃宁县是汉唐间共识。颜师古注释《汉书》,误以县域缩小、县治南移的唐三水县等同汉栒邑县,称古之豳国在陕西旬邑县。因魏晋时曾裁撤栒邑建置,并其地于西邻的漆县(今彬县),西晋学者杜预遂有豳在彬县说,而被唐《括地志》误用。但后来皇朝所编地理志并不信二说。如《元和郡县图志》宁州(治今宁县)言:“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国,其后戎翟攻太王,亶父避于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刘邑地也。“《竹书纪年》言”武乙元年(前1147年)壬寅,邠迁于岐周。“古公亶父避戎狄南迁至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定居,始称为周,在此年。

庆阳民俗几乎是先周文化的活化石,现代考古成果也为周先祖长期居住于庆阳提供了佐证。庆阳合水县九站遗址寺洼文化层上部有先周文化叠压,其绝对年代距今3370±110年。九站遗址的典型器物马鞍形口橙陶双耳罐,后来在庆城县东山周祖陵、宁县庙咀坪等地都有出土,证明三县的先周文化一脉相承,时间相近,都是周先祖的遗留物。

亘古荒原的第一次收获

不至古公亶父的12代周先祖居住于陇东庆城至宁县的董志塬上凡900年。先周族人以农业起家,以仁德亲民,发展壮大,奠定了周的基业。古人称其是“周家立国之本”,“周之王业由于此,所以传世历年之永也。”

不所迁戎狄之间今庆阳市庆城一带,属于古人称为大原的董志塬地区,土肥水好,是从事农耕的理想之地。《国语·周语》说:“我先王不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不率族人重操祖业,在草莽中开辟田地耕种庄稼,在亘古荒原第一次产出粮食,并且以忠信敦笃待人,奠定了周族的基业。周族居住于庆城期间至少有两大重要发明。其一是窑洞。陇东一带黄土深厚,但木材稀少。于是古人发明了建造容易,冬暖夏凉,而且节省材料的居室──窑洞。陇东窑洞有两种,一种是平地下挖一个方坑,然后从坑底向四周掏室的地坑庄,一种是在坡边崖下向崖内平掏的窑洞。有学者据《诗经·绵》中“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句,称不之即窟,即地坑庄,不是丕即大的意思,不就是住大地坑庄的首领;鞠陶之陶即窑,就是窑洞,是他开始挖窑洞为居室。不父子是窑洞的发明者。另一发明是牛耕。种地必须先翻松泥土,这个环节称之为耕地。原始农业是农人用石制耒耜翻地。后来实行耦耕之法,就是两人配合以耒耜耕地,减轻了一些人力。庆城在戎狄之间,当地原来就生活着游牧民族,先周族人到此地后借助畜力从事耕作就成为可能。《山海经·海内经》称,后稷族孙“叔均,是始作牛耕。”将用牛拉犁耕地的发明权归于先周,称从叔均起用牛耕田,解放了人力,在古代农业史上有里程碑意义。当然,古文献这一说法有待考古资料的证实。

不的孙子公刘是先周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他“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学者言,渭即宁县境之古渭峪水,而不是流过关中的渭水。公刘进一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一是开始使用青铜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二是推行“彻田”法,就是作新田,要辟草莱、开沟洫,变成有田间小路的方块田,方便灌溉和排涝;三是开辟专门的打谷场。

在公刘和族人的努力下,周人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产的粮食除满足生活需要外,还有剩余。于是公刘率领族人背负了充足的粮食,携带弓矢干戈等自卫武器,向南迁徙,“陟则在,复降在原”,落脚于有大片平衍土地的豳地——今宁县,建立豳国政权,设三军,造房屋,更大规模地从事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投奔公刘的人越来越多,豳成为西方一个有实力的邦国,“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自公刘,经庆节、皇仆、差弗、毁、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直到古公亶父,都在豳地生活。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