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灵台县电影放映员张克勤四十多年的电影故事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郭海凤 时间/2014-05-01 23:33:4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从二十岁出头到年逾花甲,四十多,他只做着一件事——放电影。一千四百多个日夜,上万场电影,累计行程超过六万多公里,足迹遍及灵台县的山山水水。●他叫张克勤,是灵台县上良乡的电影放映员,乡亲们叫他“张电影”。

老张正在查看放映机。本报通讯员郭海凤

●从二十岁出头到年逾花甲,四十多,他只做着一件事——放电影。一千四百多个日夜,上万场电影,累计行程超过六万多公里,足迹遍及灵台县的山山水水。

●他叫张克勤,是灵台县上良乡的电影放映员,乡亲们叫他“张电影”。

爱看电影,他当上了放映员

4月8日上午,灵台县上良乡右集村城门社,阳光照得张克勤家小院里暖洋洋的。闲了一个冬天的张克勤有点迫不及待了,他搬出一个大箱子,整理着放映设备。

从老式的手摇放映机,到新式的数码放映机。62岁的张克勤把自己用过的老机器都珍藏在家里的一间小小的陈列室里。陈列室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放映机和一盒盒老胶片,每台机器的年份、性能和背后的故事张克勤都烂熟于心。透过直射的阳光,空气中密密麻麻的微尘包裹着一台台已经“退休”的老式放映机,这些老机器,记录了张克勤40多年的电影人生。

上世纪70年代,张克勤还在读中学。那个时候,他最热衷的一件事就是看电影。每天傍晚,他就到处打听哪个村上放电影。晚饭后,不管路途有多远,他总会翻山涉水去看电影。

那个时候,看电影几乎是群众唯一的精神食粮。

“放电影的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有时只看上半场,有时回到家里生产队长已经吹响了上工的哨子。”对电影痴迷之外,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张克勤心中萌发:“要是能当一个放映员,我就一直能看上电影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几年后,张克勤被乡政府录用为半脱产的电影放映员,开始了他的“电影人生”。

那年秋天,张克勤放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长空雄鹰》。张克勤清楚地记得,那晚,开映前几个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出动,上千人挤在白色的幕布前,等他把设备装好,周围没地方坐了,来得晚一点的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索性爬上树,坐在树杈上看。

这一夜,让张克勤回味了40年,也自豪了40年。

那些年,放电影很“吃香”

此后的日子,快乐而单调。一辆破旧的架子车,5只装满电影放映器材的沉重木箱,张克勤拖着它,几乎跑遍了全县的所有乡村。为了让一些偏远山村的群众能看上电影,张克勤不怕沟深路远,一个村一个村地来回跑。每次,村民们都像迎接贵客一样在村口等候。

最让张克勤难忘的是,1976年春季的一天,张克勤和往常一样赶着骡子去星火乡上放电影。但没有想到,半路上被星火乡老户沟村的7位村民截住,要求去他们村放电影。一位村民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张克勤:“老户沟的人没有看过电影!”这句话触动了张克勤。他跟着7位村民来到了老户沟,张克勤找不到一个适合放映的场地,最后在一个窑洞里贴了一张白纸当荧幕,村里闻讯而来的群众挤在窑洞里看了一场《第二个春天》。村民们给他端茶送水,如贵宾般地“伺候”着,张克勤感觉到他从事着一项崇高的职业。

那个时代放电影是很“吃香”的工作。不过,其中的苦只有张克勤自己知道。许多偏远山里的群众等好几年都看不上一场电影。张克勤一到,群众就像过年一样高兴。许多人翻几座山赶一天的路只为了看一场电影。他常常站在寒冬的夜里放映,脚冻得几乎都没了知觉,他便给鞋里塞上麦草,站在露天里坚持放映完。雪水落在衣服上融化了,被冷风一吹结成了冰坨,张克勤就咬着牙站在风雪里挺着。电影放完了,怕雨雪封道,张克勤又牵着骡子冒雪赶往下一个放映点。从寺沟坪到稔沟要过17道河,冬天的河水冰得像刀子割肉,一想到群众还眼巴巴地等着看电影,张克勤狠下心,赤着脚踩着雪水往前走。

跑遍十里八乡的张克勤是男女老少口中的“张电影”,半路上、集市上、田间地头,只要碰到“张电影”,就连刚刚学会说话的“碎娃娃”都会打听有关放电影的事儿。

如今,还是有人喜欢看电影

1990年,是张克勤电影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被甘肃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然而,从这一年开始,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乡村电影放映逐渐遇冷。之后,乡镇实行机构改革,灵台县各乡镇的电影放映员有的转成了国家干部,有的回家务农。

而张克勤却没有走,也没有放下手里的放映机。虽然收入微薄,但他仍然坚持给群众放电影。然而,一个不争的现实是,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电视里啥都有,为啥要看电影?”有人这样说。

有时候,去一个村,因为看电影的人少,村里不让放,张克勤主动上门做工作。片子旧,题材老,张克勤自己掏钱买新片子。几年下来,张克勤非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负债累累。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了“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实现每一个行政村(社区)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2008年,负责全省农村电影市场发行、放映和服务工作的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成立后,张克勤被飞天院线招聘为放映员,公司给张克勤配了一台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机,负责上良、什字、北沟三个乡镇20多个村的电影放映工作。

数字电影清晰度高、色彩逼真、立体声效果好,中途无需换片。很快,群众又回到了久违的放映场。一个村每月放一场电影,一年下来,除去各种费用,能收入一万多元。

4月10日,是甘肃飞天院线公司规定的农村电影首场放映时间,老张又忙碌了起来,“虽然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庄户人家的电视也一家赛过一家的好,但还是有人喜欢看电影。”

“有不少人为我遗憾,说老张你把一辈子给‘耍’了。可我就是喜欢电影,喜欢看乡亲们看着电影时乐滋滋的表情……”张克勤这样说。

如今,张克勤已年过花甲,他正准备将“接力棒”传给大儿子张志刚。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