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民间石碑刻艺人:历史痕迹的留存者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辉 时间/2014-05-08 13:25:35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在《明史》中这样记载,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元王朝部分官兵见大势已去,便纷纷倒戈投靠明王朝。时任兵马大元帅的王保保不肯降明,遂带领残部及亲属十数万人且战且退至甘肃。

敬世元石碑刻作品

敬世元石碑刻作品欣赏

一座石碑,几行文字,或许就能呈现出一部断点的历史。

历史的变迁,家族的渊源,子孙世系,繁衍生息,均可透过这大自然的伟物,娓娓道来,或悲或喜。

石碑刻艺人刻刀下见证的,正是发生着的这一切。

残碑与王保保

在《明史》中这样记载,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元王朝部分官兵见大势已去,便纷纷倒戈投靠明王朝。时任兵马大元帅的王保保不肯降明,遂带领残部及亲属十数万人且战且退至甘肃。

王保保兵败后,洪武八年,其儿子王西保一支残部携随从、亲眷,在逃跑中经河口进入今红古区,筑起 “红古城”。从此便在此处定居,繁衍下来。

据《永登县志局窑街镇采访册》、《红古区志》载: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朝廷念王保保忠义,追授其儿子王西保为指挥佥事,红古城土司,自王世臣起世代承袭。王氏遂成为红古大族。

2003年,红古王家口一带发现了清代道光二十二年所立石碑的残垣,当地人将一块大的石碑翻转过来,发现背面刻有文字,但是到“王振高”处断掉了。

作为王西保的后人,王延堂想彻底搞清楚自己的家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发展脉络,但一直苦于有心无力,同族人几经商议后,他们最终将这份重托放在了红古石碑刻艺人敬世元身上。

对于王家人的重托,敬世元只是说“没做过,只能试试看”。

在退休教师王学文的家里,敬世元意外得到从清代流传下来的王氏家谱手抄本。其上竟清晰地记载着,王西保乃是王保保的第六代孙。于是,在王保保和王西保中间隔着一百多年却被认为是父子关系的错误历史,在此得到了纠正。

“真是意外发现,王西保不是王保保的儿子。之后,《永登县志》、《红古区志》都对原来的谬误做了相应的修正。”搞清楚了上源的关系,敬世元又从王土司开始,一直探究下去。

不久,村子里一位辈分很高的老妇人过85岁大寿时,拿出祖上传下来的寿幛,上载明:(老妇乃)王振高儿媳。此事,又让敬世元兴奋不已。

“那个断掉的石碑,终于有了下文了。”

碑刻与传承人

在红古区内,碑刻艺人现如今有五家,窑街的韩吉元、苏小庞,海石湾的苏三聪、李玉栋、敬世元。这其中数69岁的敬世元手艺最为出众,因此被确定为红古石碑刻传承人。

走进挂有“红古石碑刻传习所——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匾的作坊大门,就见院子里一块块或卧或立的石头,大小不一,制作的进程亦不在同一阶段。屋内一张大而厚重的长方形大木桌,文房四宝聚齐。墙上挂着各种证书,作为这些荣誉的所有者,敬世元感到无比自豪。经政府批准并注册成立的专业性书画创作研究机构-——中国兰亭书画院,两年前给予敬世元“人民书画大师”荣誉称号。

“石碑刻在我们红古用途很广泛,改革开放后,兴起立碑树传的风尚,学校建校,修楼、迁址,水利、公路、村道等修建完工,都要立碑记载。”

但除此之外,敬世元心中还在琢磨着一个想法,如何利用自己的所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于是,敬世元借助传习所及民俗文化学者的平台,向红古当地的百姓征集起身边的孝子故事,“我要在我们这个地方刻个‘孝’字碑,然后把孝子的故事打印成册子,在立碑那天讲给百姓们听,让孝道的精髓一直传承下去。”

敬世元雕刻的第一块“孝”字碑,已经基本完成。黑色烤漆处理后的石材上,一个鎏金的“孝”字镌刻成型,这个高约1米8的“孝”字碑,全部完成后加上底座共有2.4米。“这是其中的一个,我想着还要在(红古)其他地方再立上4个。”

敬世元制作的这个完全由自己出资的“孝”字碑,用当下较为流行的话来讲,更像是一种公益活动。

石头与少林寺

“石碑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工匠艺人所选的石材。河南大青石石质非常细腻,像豆腐一样,你怎么切它怎么来,别的石头会有裂缝。”敬世元经过多年的积累,最终将做石碑刻的石材锁定在了这种大青石上。

“这个石头就是少林寺塔林所用的石头。”敬世元说,他之所以选用这种石材,得缘于一次少林寺之行。

当敬世元置身于形态奇异、种类繁多的少林寺塔林之中,看到从现存最早的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的塔,到最晚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塔上几乎都有塔铭,并记载了死者生平后,他深受启发,于是,在寻找塔林石材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其开采的全过程。

“那么大的石头被采下来,任由工人切割而不出差池的特性,正是我所需要的。”

而且大青石兼具的不容易风化的特点,更是让敬世元欢欣不已。“不能光是我好下手刻,还得考虑让更多的后代能看到石碑上刻的内容。”

红古地区留存下来的明清时代的墓碑数量有限,又皆因石质太差,经几百年风蚀,大多字迹都模糊不辨了,这些活生生的遗憾,时刻警醒着敬世元,要将眼光放长远。

于是,少林寺之行,让敬世元收获颇丰。

虽然和对方的约定是每次至少30吨石料,但敬世元宁可往材料里多压点钱,也不愿在掺杂杂质的劣质石头上草草了事。

“有人说我刻碑工序上比别人简单,似乎是随心所欲。但是,我在里面花费的心思,动的那个脑筋,不懂行的人又怎么能理解。”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敬世元选用大青石,给了他技术上一个很有力的支撑,同时,敬世元拥有书法、古代文学、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与素养是成就他的更为深层的原因。

艺人的使命

敬世元的曾祖父是清代最后一批翰林,那时因时运不济,未能谋到官职,不过这并未影响家族文化的传承。初中毕业后的敬世元,17岁开始当上了民办教师,本想着借此来延续家族的书香门第之风,但一个月仅换来8块钱的微薄收入。

面对这个过于骨感的残酷现实,要承担养家糊口重任的敬世元,开始思考起“挣钱”的出路。

“我爷爷就是石匠,听我父亲讲我爷爷石碑就刻得很不错,到我父亲已是当地有名的匠人,我感觉比我爷爷还要厉害,因为我父亲能写一笔好字,文化程度高,刻出的东西很有书法功力。”

大概是受此影响,从小就接触并喜欢石碑刻的敬世元开始尝试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没想到,刻了一个竟然就被认可了,并且人家给了100块钱。“这就一发不可收了,我的师傅,也就是我父亲也感到是该改变观念了,于是,也就默认。”

毋庸置疑,敬世元的石碑刻生意是红古区几家石碑厂中最好的。

“许多人直接用电脑排好版,打印出来,用浆糊把纸糊上去这样来刻。”从小就酷爱民俗文学、民俗礼仪,让敬世元谙熟了碑文的写作,所以这也成了他区别于他人的又一个优势,只要做碑人提供基本的信息,敬世元就能用毛笔在碑上成文,或者干脆直接布好局,用工具刻出来。

如今,敬世元刻的石碑在青海民和县、乐都县大受欢迎,“现在我已经发展到临夏了,黄河那边过去了。”这附近四县有寺院道观之类的都到敬世元这里来刻。

在人们的生活中,石碑刻不仅是书法艺术在碑石上的体现,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如同浩瀚的史记,记载着历史的变迁,家族的渊源,子孙世系,繁衍生息,使人们不忘祖先,牢记历史,激励人们力争在有生之年造福子孙,光宗耀祖,也可以说一块块石碑犹如一面面镜子,以石为鉴,万古不朽。

对于敬世元和他的弟子,以及继续从事着石碑刻的艺人们来讲,这大概就是历史赋予这种传统而古老行业最大的使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