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朱绍良:收藏界“倒爷”行为令市场充斥着水分和陷阱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朱绍良 时间/2014-05-11 23:39:5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现在艺术品市场主要以三类人为主:第一类是“串货的”,他们起到的作用大概相当于古时候琉璃厂夹包做生意的古董商,今年4月份在广州买,可能最迟6月份就在北京卖,过手速度很快。有时候被鄙为“画贩子”,但我觉得其实他们的行为也无可厚非

现在艺术品市场主要以三类人为主:第一类是“串货的”,他们起到的作用大概相当于古时候琉璃厂夹包做生意的古董商,今年4月份在广州买,可能最迟6月份就在北京卖,过手速度很快。有时候被鄙为“画贩子”,但我觉得其实他们的行为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方式,何况他们在客观上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

第二类人是“行家”,相对于“串货的”,他们更加稳定,有自己的货源、营业地点甚至库房。他们买东西会凑齐门类,比如“京津画派”的,买50件,凑成一个完整的脉络,打包再卖出去,可能1000万元的成本,能卖到5000万元。“行家”对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把没有被大家认可的东西进行挖掘和梳理,但这个梳理比较粗浅。因为“行家”志不在此,他们做这些工作是为了吸引下一个买家,有没有买家愿意接手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所以他们基本不会去买太重要的货或者看不懂的货。

第三类人是真正的藏家。藏家总是要买稀缺的、有公认艺术价值的,以及能够提升自己收藏品地位和品位的作品。他们也会卖艺术品,但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构建一个更高等级的收藏体系,而不是单纯为了盈利。我觉得目前国内有这种心态的藏家凤毛麟角。

现在的现状是,持有前两种心态的“收藏者”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现在大陆的拍卖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但是货源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过去佳士得、苏富比都有规定:比如你2004年从我们这里买的东西,只能等到2009年之后才能再拿来卖。但是现在连这些老牌拍卖公司也放低了身段,三年甚至两年就可以拿出来再卖。大陆的市场换手速度就更快了,很多东西就是被倒来倒去,基本没有落地。

“倒爷”的行为虽然无可厚非,但无疑会使得市场本身充斥着水分和一些炒作的“陷阱”。而且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行为的获利空间有限,并且今后还会越来越小。

在收藏的早期阶段,我也曾经以投资的心态买过不少近现代的作品。因为之前做生意养成的习惯,见利就走,很多东西都没有卖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后来看到同样的作品再度投放市场卖出的价格,觉得很心痛。于是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搞收藏不能完全按照经商的理念去做,而是要从学术研究上下手,必须得深入地去把艺术品背后的事情搞清楚,包括出版著录以及完整的证据链,再投放市场,获得的价值回报会非常可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收藏者本身也会得到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藏家,这其中的成就感更是无法用物质来估量的。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