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岭南画派“申遗”:是不是已终结?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5-13 12:26:5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广东美术馆副研究员王嘉指出,海派在民国时期曾经占据首要地位,建国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京派艺术转而成为主流。“但有趣的是,岭南画派从来没有跟任何地方发生互换,它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它一直都是世界瞭望中国艺术的窗口。”

陈继春提出,岭南画派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它完全可以像粤剧那样“申遗”。对于这一提议引发了专家们的争议。

广东美术馆副研究员王嘉指出,海派在民国时期曾经占据首要地位,建国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京派艺术转而成为主流。“但有趣的是,岭南画派从来没有跟任何地方发生互换,它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它一直都是世界瞭望中国艺术的窗口。”

“与京派和海派相比,片状分布的特点在岭南画派身上更为突出。”陈继春也认为,港澳的存在使岭南画派的影响不仅集中在单一城市里,反而使之扩散到两岸三地、甚至海外华人更广阔的空间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岭南画派’的称谓并非‘二高一陈’的初衷。”陈继春说,据他研究,“岭南画派”是建国初期郑振铎发明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与“二高一陈”提倡的“新国画”有着不同内涵:“高剑父主张‘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希望‘游艺中原’。后人将他们命名为‘岭南画派’,反而制约了这一主张的传播和发展。”

“岭南画派”是否已经终结?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提出“后岭南画派”的概念,认为岭南画派在关山月之后已经画上句号。也有学者认为,岭南画派的精神还在延续,其并未终结。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晖认为,岭南画派申遗对于宣传和保护岭南传统文化来说是件好事,但这个画派现在还在发展,并不是历史概念,因此归为“历史遗产”恐怕并不合适。然而,一百多年过去,岭南画派当年提出的“融汇古今、折衷中西”的课题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天艺术家们探索的最大主题仍是中西艺术如何融合的问题。

舒士俊打了个形象比喻:“中西艺术用太极图来表达很恰当,太极图是由黑白两条鱼组成的。西方是黑的鱼,东方是白的鱼,两条鱼其实是相互交融的,就像黑夜和白天可以交汇一样。聪明的艺术家就是懂得将两条鱼交汇在一起,吸收南北画派的营养,吸收中西艺术的营养。”

而胡斌则主张将岭南画派归为“历史概念”,他认为,如今可以联合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共同对岭南画派资料文献展开研究,但不宜过度阐释和延伸岭南画派这一概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