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2004年对于写作者王若冰而言,应该说是极富转折意味的一年,转折的标志即在于他如此这般的一种领悟:“自从有了2004年的秦岭之行后,我不仅爱上了行走,而且情真意切地发现:对于一位以大地山川为写作对象的写作者来说,没有与大自然身心交融的交流,你就永远无法理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状态后面山川大地暗含的精神情感,也无法真切地表达一颗孤寂沉默的心灵面对一山一水的真实感受。”(王若冰语,见《渭河传·代序》)
“在路上”或者行走的书写,这种富有现实质感的行走方式是对于既有思维和写作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于是,从这一年开始,王若冰的文学写作也便出现了迥异于先前的大格局:首先,他对于文体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弱化以个人内在情感生活为表现对象的诗歌抒情,他开始自觉地追求一种能够将自然、文化和个人精神融为一体的文化散文书写;其次,当他有意识地从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走出去,立志将关注的眼神投向更为广大的陕甘大地,意欲通过对于这一片土地上山川的立传,寻找自己在浮躁时代的内心支撑,重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源头之时,他作为写作者的声名,也便从甘肃一地扩大到陕甘两地甚或更为广阔的地域。边走边写,从《走进大秦岭》开始,经《寻找大秦帝国》,直到这一次的《渭河传》,他一路而来的自由、执著而又略带风尘仆仆的写作,也便在极为坚实的基础上,开始具体坐实他从诗集《巨大的冬天》就意欲建构的一个山里孩子心存的“巨大”之梦。
先是一座父亲山的情感勾勒,而后是一个帝国童年的文化寻找,这次又是一条母亲河的精神图形,从自己所置身的土地出发,王若冰前后耗费十数年所完成的这些贴近于地域对象本体却又蕴含了为一个民族寻找文化源头和精神资源的这些深具形而上追求的文字,不仅确证了梭罗所言的“每一个人脚下的那块土地就是最好的一块土地”的生活原则,而且也从更大的民族精神文化地理版图上,重新坐标了秦岭山脉以及以此为中心的陕甘大地在中国文化文明发生和传承过程中的作用和位置。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的一致之外,和《走进大秦岭》对于一座静态的固体之山的宏观概述和局部细描相结合的叙说不同,在《渭河传》的书写之中,王若冰选择从头说起,融观察、考辨和想象复原于一体,总体上是顺着河水流淌的自然行程,缘此,其书写在对象和主体的融合度及主客互动所构成的内涵丰富性的展示上更为突出。
阅读《渭河传》,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条自然地理意义上的河水的前世今生:曾经的白浪滔滔和后来逐渐的形单影瘦,以及如今的种种恢复、保护。在这一层面的书写中,王若冰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大量的文献辨析所图绘出的渭河当下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形貌,而且更有他通过种种的实地感知和现场体验所领悟到的一条河流与人一般的真切的生命形态——它曾经的壮健、枯萎、梦想、疼痛、忧虑、焦渴、沧桑,和它的终于平缓从容……在他的文字中,一条河流的流淌,携带了它所流经土地的种种难以言说的内涵,借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陕甘大地自然山川的真切面貌,而且也可以清楚这块土地上生命所可能具有的历史存在形态。
从王若冰的文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自远古而来的民族历史文化长河的绵长和荣耀。从甘肃中部渭源鸟鼠山开始,一路经天水穿秦岭和关山,一头扑向关中平原,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在容纳了无数河流溪水之时,古老的渭河也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发生和发展的灿烂历史。沿着王若冰文字一路的指引,我们不仅可以顿悟,“对以黄河为中心的北方文明来说,渭河流域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明白一条渭河一路的千转百回,目的就是为了孕育和悬挂更多文化和文明的果实;而且还可以知道,作者写作此书,意欲为渭河作传的目的,就是“试图将渭河的生态经历和精神文化经历置身于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孕育、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中,尽可能全方位地揭示并呈现渭河文明与中华文明、渭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孕育、相互生成、相互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而客观而真实地呈现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成长壮大经历相互照耀的文化精神情感”(《渭河传·后记》)。
阅读《渭河传》,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是大秦岭、大秦帝国,还是渭河,无论这些写作的对象本身有多么不凡,但是在写作的本质意义上,说到底它们不过是写作者本人用以表达自己的载体,缘此,一部《渭河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借助于一条河的描述而为自己所勾勒的一种精神图像:渭河曾经的波浪滔天无疑就应该是他青春少年之时充满想象和好奇的内心表征,渭河后来的萎缩干涸又何尝不是他人到中年之后敏锐警觉到自己激情和才思日渐枯竭的一种恐惧表现?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清楚显示,一个人所看到的,其实只能是他所能看到的。为此可以说,一切言说的对象本质上都是言说者本人的一面镜子,言说者从中所发现的一切内容,究其存在的本质,也便只能是他主体的映像。“2004年的秦岭之行,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将自己被俗世烟尘熏染得感觉能力日渐丧失,感知度一天天变得麻木迟钝的心灵,一旦在美丽迷人的大自然深情呼唤下上路,愈走弥新的自然景观、俯拾皆是的历史背影、绚丽多姿的民风民情,不仅随时可以唤回我恰似懵懂少年般天真而辽阔的想象,激发我日渐沉默的灵魂,而且可以让精神、情感、肉体在与大自然平等交流,相互融合,以及一天接着一天,只有开始、没有终点的奔走中获得一种天开地阔、扶摇直上的奇妙感觉……那种‘在路上’的感觉,不仅可以让我的精神时时刻刻处于向前和向上的状态,而且可以让内心变得辽阔而透明,单纯而接近人本身”(《渭河传·代序》)。他的话即是上述写作规律的又一次个人确证。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实际所拓展出来的开阔的写作天地,加之这种以大地为纸、双脚为笔的“行走式写作”对于个人精神建构和心理调整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功效,所以,在品尝到了命运由此而赐予的一次又一次写作的甜头之后,王若冰如下的表白应该是可以相信也可以期待的:“在完成以一座山、一个民族和一条河流对茫茫秦岭历史精神的文化架构后,我还要再度返身秦岭,从遍布秦岭深处的古老村镇、古道石刻、古老传奇、迷人风俗中,继续触摸、感知、感受古老身后的传统文化赋予茫茫秦岭的迷人风采、醉人神韵,为山川大地立传,为一个古老神奇民族的过去和将来留下一丝日显珍贵的精神呼吸。而且这种奔走和深入,在我此生不会停息,也没有尽头。”
谨祝王若冰的秦岭行走越走越远。
(《渭河传》,王若冰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