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仪仗俑(北周)
花卉纹青花玉壶春瓶(元代)
灰陶载物骆驼(北朝)
铜车马出行仪仗俑(东汉)
丝路,丝绸之路。
这条公元前202年起,由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拓出的从长安(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最终通往欧洲的陆上通道,曾经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更是古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象征。
而中国,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丝绸之路经过的最重要路段。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始终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而中国西北地区作为丝路上重要的经济、文化聚集点,几千年来在丝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无法绕开的结点,如珍珠缀满丝带,闪烁着熠熠光芒,照耀至今。
重走丝路,就让我们从甘肃省博物馆5·18系列活动开始,去寻觅那段历史中不能被遗忘的辉煌过往。
黎李 张东
《大西北遗珍展》
再现丝路辉煌
沿“丝路”足迹携手联合
从甘肃省博物馆自身来说,大量反映丝绸之路主题的文物是其馆藏的一大特色,而丝绸之路也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2006年新馆开放后,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在对此展览进行阶段总结和思考后,为弥补展览仅仅反映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不足,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新疆。
2009年7月,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打造的《天山南北·古道遗珍——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成功推出。该展览让观众从更高角度了解到更大时空范围内的丝绸之路。
同年甘肃省博物馆还主办了“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深入解读丝绸之路。
自此,由甘肃省博物馆倡导举办西北五省丝绸之路联合展的思路就愈加清晰。
集5省22馆精品筹备
在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丝路专委会”)筹备之初,2009年12月,由甘肃省博物馆牵头,在兰州召开西北五省区博物馆馆长座谈会,商讨联合举办展览的相关事宜,包括确定主题、内容、大纲框架及各省内容设计人员名单等。
2010年初,西北五省区六馆的主要业务人员汇集西安,在共同商讨陈列大纲和办展协议的基础上就展品选择、运输、人员往来和展览费用等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划。六馆专业人员从史料的驾驭到与各馆间专业人员的学术沟通,多次召开展览大纲讨论会议,最终形成系统、完善的展览大纲文本,并确定展览名称为《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
2010年9月,由甘肃省博物馆牵头、联合国内22家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的丝路专委会在甘肃兰州正式成立。专委会成员单位囊括了绿洲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所涉及地区的博物馆。专委会成立后力促丝绸之路研究全面繁荣,各成员单位在文物资源、展览项目策划、科研项目协作、人力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为举办馆际跨省联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委会成立后首要工作就是力促《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的成功推出。
历3年9地精彩巡展
经过各方的努力,由专委会牵头,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合西北五省区的22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于2010年8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率先推出。展览共展出包括青铜器、金银器、木器漆、丝织品、壁画、简牍、石造像塔、陶器、瓷器等245件(组)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4件(组)。
展览框架沿用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确立的以丝绸之路发展史为基本脉络,展现丝绸之路开通、延续和兴盛、衰退过程的模式,牢牢把握丝绸之路主题,共分为五个部分:诸戎逐鹿,丝路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凿空西域,丝路开启(两汉时期,前206年—公元220年);民族融合,丝路通畅(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盛唐气象,丝路繁荣(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宋元经营,丝路余晖(宋元时期,公元960年—1368年)。内容设计将科学性与观赏性、区域性与整体性、丰富性与简明性集于一体,很好地诠释了展览主题。该展览是西北五省区博物馆首次整合馆藏资源,汇集了近五十年来考古发现中具有代表性的顶级珍藏,勾勒出了汉唐“丝绸之路”的动态过程。
展览以时代为纵线、以地区为横线,在自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时期的长时段历史时空中构架起“丝绸之路”的开凿、延续和发展的脉络,展示了“丝路”兴衰的全貌,揭示了西北地区与“丝绸之路”相辅相成的关系,反映了西北五省区“丝路”文物资源的互补性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展览的各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为观众打开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丝绸之路画卷,让他们体会西北五省区精美文物的独特魅力,焕发起人们对保护丝绸之路遗产、支持跨国联合申遗的理解与支持。
得万千观众一致赞誉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览开幕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和轰动。
从2012年至今,该展览已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深圳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河南博物馆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进行巡展,累计观众超过300万人次,借展费收益近500万元,展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许多观众参观展览后,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该展览展品新颖精美,结构宏大,表现出了西北五省区在“丝绸之路”起源和演变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其次,大密度、多方位的宣传教育和学术推广活动赢得了多层次观众的好评。很多观众在留言中纷纷表达了对祖国悠久文明和精巧器物的自豪与赞叹。各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媒体也纷纷聚焦报道,《文博》杂志还为此特别组织专刊,由各馆专业人员围绕“丝绸之路”主题发表专业研究文章18篇。各承办单位先后出版三本《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图录,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诠释展览内容。
打造新“沟通之路”
在筹备甘肃展期间,我们打破前几站通过时代,以文物展示丝路的陈展方式,在展厅布局、展览设计时,突出围绕“路”来做文章,将丝绸之路上的各个点串联起来,通过“路”来展示体现盛唐气象的陕西文物、展现早期交流与汉代开拓历史的甘肃文物,表现魏晋之后承启特点的青海、宁夏文物以及充满异域特色的新疆文物。利用文物资源的区域性、互补性现状,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绿洲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同时强调了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各民族融合的通路。此外,在学术研究上,我们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在辅助展板上增加了马、马车的演变历史以及按地域概括介绍了希腊化和罗马时代的格里芬以及唐朝、萨珊波斯、拜占廷和欧洲的格里芬的相关内容,拓宽了展览的视角。
《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为进一步联合举办类似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增添了自信。随着“丝绸之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在丝路专委会的大力运作之下,去年10月18日,经过历时三年的精心筹备,跨越7省选“宝”,由45家博物馆联办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幕。这也是我国文博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
陆丝和海丝展览的巨大成功也让大家信心倍增,未来的两年中,“草原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联合展览也将陆续推出,不但让中国的“丝绸之路”通过馆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最完整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而且要通过“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博机构间的交流,把古代“丝绸之路”建成今天“沟通之路”和“合作之路”。
邀全国各地多处巡展
2010年10月《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览对外展出以来,获得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全国各地及部分海外博物馆也纷纷要求巡回展出。今年5月18日起,《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在甘肃省博物馆进行汇报巡展,展期届满后受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之邀配合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展览将前往国家博物馆进行展出。
《甘肃彩陶展》
重装出发
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从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开始,经仰韶、马家窑文化,到齐家、沙井文化,延续了五千多年,构成了一部辉煌灿烂的彩陶发展史,其中马家窑文化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是中国原始艺术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彩陶是甘肃省博物馆的收藏特色之一,其基本陈列《甘肃彩陶》于200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在11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了400件精美的彩陶,展览以文化发展序列为主,串联各期的文物精品进行设计。展览分为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彩陶、锦绣初展——仰韶文化彩陶、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余辉流艳——青铜器时代诸文化彩陶、陶苑奇葩和陶艺再现六大部分,系统地反映了甘肃远古彩陶文化概况。《甘肃彩陶》开展8年来,为传播甘肃历史和本土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于2007年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要求的日益提高,对展览的内容与展览的表现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甘肃省博物馆紧紧围绕“博物馆藏品搭建沟通的桥梁”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在原有展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展览提升。对展区内的文物展柜进行了全新更换,新增加珍贵文物及大量历史图片等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增添模型、沙盘等项目,融入声光电等高科技元素,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甘肃彩陶》展将以一个更直观、更清晰、更全面的形式给观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5·18国际博物馆日”
系列活动
1.《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开幕;
2.新《甘肃彩陶》开展;
3.《自然之美——非洲艺术展》开展;
4.《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图录首发;
5.首届“我心中的博物馆——‘甘博杯’少儿绘画大赛系列丛书首发及颁奖仪式”;
6.为志愿者颁发“甘肃省博物馆荣誉馆员称号”;
7.网上展览《简牍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