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并购,热情与泡沫齐飞。
据《证券日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共发生46起文化传媒行业并购案例,涉及电影娱乐、游戏、广告、出版、有限和卫星电视等子行业,累计资金485.39亿元。其中,影视类收购18项,涉及资金176.53亿元。受国家政策对文化的利好扶持,加上股市中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传媒板块的标的效应,使得文化企业俨然成了投资者们的“香饽饽”,甚至跟文化无关的不少传统企业都开始跨界文化。
业界认为,文化产业并购潮仍将持续,今年跨界并购成为行业一大现象,但由此引发的跟风、玩票甚至股市逐利等行业乱象需警惕。
并购潮:缘因文化吃香
截至今年4月8日,已有34家传媒公司发布2013年年报,业绩同比增长的有30家,占比高达88.23%,游戏、影视等子行业增长迅猛。尤其去年,手游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中青宝业绩增幅达205.7%,位列第一;华谊兄弟在电影和投资并购方面成绩显著,业绩增幅达172.2%,位列第二。此外,蓝色光标、掌趣科技、华闻传媒、华谊嘉信业绩增幅都超过60%。
伴随国内文化传媒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国内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无疑进入了“加速期”。2013年被称为文化并购的元年,传媒文化行业成为创业板并购浪潮中的主流,不少公司因此股价也持续飙升,引来整个板块的普涨。去年7月,百度斥资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被视为当年最大并购案。此前,阿里巴巴先后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百度收购PPS与爱奇艺视频业务进行合并等,均引起业内震动。
通过并购,实现低成长性行业的整合、高成长性行业的布局,成为文化传媒公司的重要选择。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并购能够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高额回报,中国传媒业具有规模增速高、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并购的价值创造在这类行业凸显。目前在互联网、影视和整合营销行业领域的并购也相对活跃。
今年以来,文化传媒领域的并购仍然火热,且跨界并购越来越明显。“接下来有非常多的传统行业,包括百货、餐饮业等面临转型。转型主要是看重将来有前途的行业,所以不一定是影视公司,去年较火的是收购游戏公司,但成熟的游戏公司不多,都被收购完了。”北京大学文产院陈少峰表示,之所以选择收购影视公司,一来是看好影视行业增长潜力,二来得看“缘分”。陈少峰认为,未来文化产业中最有前途的是数字文化产业。
IPO市场的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热潮。创投、私募资金需要寻找好的投资标的,在IPO停止阶段,并购无疑能够为投资带来高额的回报,并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
并购乱象开始滋生
业内人士认为,传媒业未来并购潮还将持续。从中央政策层面看,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文化传媒企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然而,两年以来已暴露出的问题,诸多已被判定为并购失败的案例,都应让业界反思,这场并购潮中究竟有几成理性的机会?
近期,中南重工拟10亿元收购大唐辉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湘鄂情也在短短几天内先后宣布收购北京中视精彩和上海笛女影视两家影视公司51%股权,熊猫烟花也宣布收购东阳华海时代影业公司60%的股权。有人认为,传统公司没有新技术的植入,路会越走越窄,所以选择这些目前盈收较高的领域。然而,一些传媒行业分析师认为,并购双方在业务上是否具有协同性,对并购是否成功有重要影响,重工、烟花等领域与影视有关联度么?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分析近期的出版板块并购时指出,浙报传媒收购边锋和浩方短短几天内出现3个涨停;凤凰传媒收购慕合网络其股价也是一路高歌。本身业务处弱势的企业不通过升级转型以渡过难关,而走并购捷径,当并购的利好完全消化后,留给企业的除了一如既往下滑的业绩,还会有什么?
近期,江苏宏宝、天舟文化等公司因参与并购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随后股价暴跌,不少投资者怨声载道。据业内分析,涉嫌违法的最有可能是为了从这次并购中获利,中介机构提前买入股票,“并购=股涨=金钱”的逻辑在文化并购案中并不鲜见。业内指出,之前多家文化企业高溢价收购手游、影视公司,存在巨大风险,被收购的公司业绩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是否是配合市场炒作热点做收购而不踏实做主业,均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