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财政部办公厅和文化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同时公布了《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的部分项目。这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数量仅次于文化旅游项目,位居第二梯队,这反映了资金依然是困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难题所在。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修订版新规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从前期的高速扩张阶段进入到转型升级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园区开发者和管理者应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转型升级?多年来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文化财富研究院院长马少华分享了他的观点。
观点一——园区转型升级要做“加减法”
与其他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一样,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早期发展,也是采用土地招商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优势。但随着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的激增,产业定位同质化、产业招商盲目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等现象越发明显,很多园区都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产业点高面低”的产业困境,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并不显著。
最新修订颁布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正是基于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种种乱象而适时推出的。新规中明确规定:企业申报示范基地,须符合“以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及相关配套服务、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为主营业务,且上述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60%(含)以上”的基本条件。所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在经历了高速扩张阶段之后,已进入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的转型升级阶段。
在这个转型升级的阶段,对于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加减法”都要做。
一是“做减法”。有研究表明,真正称得上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园区不超过5%,可见,我国园区内集聚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要进行产业整合,从园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动向,对园区现有产业进行整理、优化、升级,确立园区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经济。
二是“做加法”。如果说“做减法”是减掉不好的,那么“做加法”就是要加入好的。对于不同园区,由于其发展情况不同,“做加法”的方式也有所差异。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助力现有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二是借助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构筑园区产业“微笑曲线”,提升园区产业链竞争力。产业融合发展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是园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特征。
观点二——园区招商要精细化运作
招商问题一直是困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者的难题,而且招商工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园区命运。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招商部门来说,招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涉及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如果仅依靠“游击战”和“招商激励机制”去寻求导入快的项目,对于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有着很大的弊端。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必须精细化运作。
首先是园区必须有精准定位,明确招商类型,建立园区招商项目信息库,进行定向式的招商;其次是园区招商必须系统化运作,围绕产业招商构建全方位的服务能力,细化产业项目招商的流程和规范,使整个招商工作更具系统性和有序性。
观点三——园区开发要懂得资本运作
缺资金,一直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过程中的首要难题。虽然国家和地方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园区从土地开发、物业开发到产业孵化、产业扶持等所需要的资金量是很大的,而且投资回报期长。因此,可以说园区开发的过程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融资不断出现新的模式。如园区开发除可以采用银行贷款、财政拨款、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传统融资模式之外,也可以采用信托融资、基建基金、股权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兴模式。再比如产业孵化和产业扶持方面,园区可以通过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进行融资。
打造多样化的融资体系,已成为园区形成集聚效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对于园区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园区开发者要将自己定位为产业投资商,以较少的资金带动更多社会化资金的进入,从而形成一个大的资金池,以土地入股、物业入股、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投资园区企业,从而形成资本运作—园区开发—产业集聚之间的良性循环。值得关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者如何尽可能地挖掘民间资本,因为民间资本将是园区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所以,园区开发者必须掌握“资本运作”。
观点四——园区要重视软环境建设
纵观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很大一部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园区多以硬环境建设为主,很少涉足产业开发和培育,而园区为企业能提供的也只是物业服务,只扮演房东角色,距离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还很远。但从长远来看,园区的软环境建设越来越成为园区吸引优质客商入驻的重要砝码。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者来说,围绕园区的核心定位打造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如融资、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等,不仅有助于入园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也能够增加园区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其实,目前很多园区开发者已意识到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也为之展开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设。
观点五——园区要融资更要融智
知识和智力资源被视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和培育的核心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智力资源的恰当引进,其价值有时会超过单纯的投资项目。
对于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来说,高端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既懂管理又懂经营、既懂文化又懂商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是稀缺的,所以,园区开发者除了通过构建人才引入机制和人才服务环境吸引人才集聚,更需要通过引入智力资源,建设完备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的集聚与开发,从而为园区产业升级提供持久的动力。
总之,对于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无论是新建园区,还是现有园区的转型升级,都应该着眼于长远,“加减法”同时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战略转型的大势,实现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目标。
(本文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文化财富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