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黄永玉的文学行当”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 宋祖英现身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上官云 时间/2014-05-18 12:29:2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李敬泽最初看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是在《收获》杂志上。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该作品就包含着一种拒绝经典化的因素,“我们现在衡量文学常常谈历史和文学作品比较。如果像黄永玉先生这样高寿,这点历史其实是小事,真正留下来的是山河、岁月。”

17日下午,黄永玉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暨“黄永玉的文学行当”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作家格非等人受邀出席,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亦出现在活动现场,微笑着聆听各位学者的发言,整场活动全神贯注。李敬泽称,该作品包含着拒绝经典化的因素,同时语言亦极具特色,“我们从中能够看到作者一种青春的状态,一种才子式的放纵,这部作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本财富书。”

文学特点:拒绝经典化 无法用传统小说规范

李敬泽最初看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是在《收获》杂志上。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该作品就包含着一种拒绝经典化的因素,“我们现在衡量文学常常谈历史和文学作品比较。如果像黄永玉先生这样高寿,这点历史其实是小事,真正留下来的是山河、岁月。”

学者解玺璋毫不讳言的表示,黄永玉的这部小说极具趣味性,包括他笔下的孩童、人们的交往、对话无一不是如此,“我们现在的创作存有问题:作家可能会事先设定宏大目标,力求表达深刻,这样会导致趣味性减少。”因此解玺璋称,以黄永玉的作品为例,小说无须从头读起,随便何处入手均能慢慢进入小说,“这种趣味性很能带来愉悦和快感。”

诗人、学者杨庆祥则将这部作品定义为整个中国现代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因为这是一部关于醒悟的小说,“小说中有数次写到关于醒悟的问题,这是黄永玉先生个体生命的一种醒悟。他在90岁这样一个年龄回望自己的前世今生,里面有一种对生命本真的热爱与审美超越。”

知名作家韩少功也出现在论坛现场。他在提到文学界关于《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的一些争议时表示,黄永玉在艺术界文学界都十分另类,写作姿态则完全天马行空,不顾忌任何文学规定,“这其实与他的所有照片天真笑容相适应的个性释放,他的写作无法用传统小说技法衡量规范。”

语言独到:具有家乡特色 言语间透露才子式放纵

当天《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的语言以及行文方式也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小说语言首先得到李敬泽的肯定。他说,书中没有泛滥的辞藻,言语间能够看到作者一种青春的状态,一种才子式的放纵,“《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本财富书。”

格非对此表示认同,并简略的以“好”字概括黄永玉作品的文字特点。格非分析道,若随便一读可能会认为黄永玉的词句极为普通,但用心挑出一小段,却能自然而言的写出漂亮的东西,“比如书中写到春天,用‘一场雨,一场情,眼看着河水满了,绿了,雨一停,太阳出来了,花全开了’来描述,很简略的句子,但直接、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因此在格非看来,就是通过这种语言,黄永玉使得书中的花花草草、人们的一颦一笑都显得如此亲切,“通过黄永玉先生的回忆,可以打捞这些很容易被我们的记忆忽略的瞬间。”

评论家梁鸿鹰在发言时则表示,黄永玉小说的语言是中国式的,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一些西方翻译语言,而这种中国特色又跟黄永玉的故土相联系,“这也是他的画作、文章为何值得我们研究深入体会和研讨的原因:能够从中学习到有助于我们生命增加厚度与宽度的精神营养。”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