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期间,中宣部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我市宋城演艺、浙江华策影视、思美传媒榜上有名,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据悉,30家企业中,民营企业有9家,而我市入选的3家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反映出我市民营文创企业强大的活力和上升态势。
文化企业的发展,也代表着一座城市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着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文创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文创品牌不断打响。根据全市统计口径,去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达1359.51亿元,GDP占比16.3%,再创新高。
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激起文创经济浪花
说到杭州,“创意之城”、“动漫之都”等美誉,早已声名远播。
目前,文创产业位居杭州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也已形成,以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为例,今年5月,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了74个国家和地区的602家中外企业参展,意向交易和现场成交总额达138.6亿元。文博会借助创意生活节和文化创意体验之旅活动,先后推出231个文创体验点,共吸引64万人次市民参与其中。
如今,散布全城的文创园区各具特色。钱塘江畔的之江文化创意园通过和中国美院的合作,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区。还有以动漫游戏为核心的滨江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以“筑巢引凤”吸引文化名人名家的西溪创意产业园,杭州乃至全国规模最大、产业基础最优越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截至去年底,全市16家市级文创园区建成面积达387万平方米,集聚企业3128家。
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企业。如今,“文化+科技”是杭州文创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尤其在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等领域,涌现出中南卡通、华数传媒、华策影视、万事利、思美传媒等一批高速增长的骨干企业。比如,杭州万事利丝绸礼品有限公司以文化创意为载体,融入高科技元素,实现了丝绸在文化创意礼品、装潢装饰和艺术品等领域的延伸与拓展,为中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
在最美丽的地方,杭州做就了最美丽的事业。2012年,杭州还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国内首个“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在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发布的《2013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研报告》中,杭州文创竞争力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台北。
多措并举助发展,让杭州成为文化人创业的天堂
人才和资本,是支撑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近年来,杭州始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先后以不同形式引进了余华、麦家、刘恒、邹静之、朱哲琴、赵志刚、赖声川、朱德庸、蔡志忠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启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师徒传承薪火计划”、“杭州影视业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工业设计师赴国外进修计划”等重点人才建设项目,搭建起了成长型文创企业高端培训班、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培训班等活动载体。
与此同时,为帮助文创企业发现与储备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去年还组织举办了杭州市首届文创人才招聘会,吸引了全国16个省市、640余家企业提供近万个岗位,3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为缓解文创企业融资难问题,去年我市还创新推出国内首家文创支行——杭州银行文创支行,力争三年内向中小微文创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授信。此外,还成功发行第六期“满陇桂雨”文创集合信贷产品、规模达9亿元的杭州市文创产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Ⅱ期和首期规模为5000万元的光大银行“融易贷”基金。
支持文创企业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也是推进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频频以城市组团的方式,参加各类重点会展活动,不断打响杭州文创国际品牌。前不久,在第18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杭产影视就广受青睐,现场及意向成交额达到了1113万美元,其中,境外销售额占七成以上。去年,“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验区”还正式落户杭州,以“互利合作多赢”为主题,实验区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踏浪前行风正劲。我市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专项政策,优化人才队伍,扩大对外交流,重点抓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广告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