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进,1970年出生,甘肃华池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著名画家李宝峰先生入室弟子,2010年入清华大学首届人物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师从当代著名画家冯远先生。2013年,入当代著名画家陈钰铭先生工作室学习。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获得多项奖项并被收藏。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甘肃画院专职画家。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深刻体会的再现,是对生活升华后的凝练。尤其是作为坚持写实主义创作道路的艺术家,离开了生活的创作显得平淡无味,更有无病呻吟之态,矫揉造作之嫌。
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感悟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表现生活是我多年创作过程中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我出生在陇东,浓郁淳朴的陇东风土人情,浑厚博大的黄土地貌伴随着我的童年时期、少年时代在那里度过,采摘黄花的闺女,放牧的少年,携手相扶的老夫老妻,汲水的嫂子,永不绝耳的唢呐声,上学路上的笑语欢歌……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我永远也解不开的乡土情结。
“铜头头,木杆杆,八个指头压眼眼,吹长的是喇叭,吹短的是的呐,不长不短是唢呐,红白喜事都有它,四季忙在别人家”这就是陇东吹手的写照,悠扬的唢呐声响彻在陇塬大地,见证着黄土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吹不尽的陇塬情》、《陇东吹手》、《这一方水土》等系列作品就由此而生。
作为一个坚持写实主义的人物画家,拓展创作题材的范畴,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是画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生长在陇原大地,甘南草原是我创作生活的基地之一。晒佛节、浪山节是甘南草原最热闹的时候,淳朴的甘南人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朝圣者,这里不乏来采风的众多艺术家。在这里,拉卜楞寺的庄严,藏传佛教的神秘,大夏河畔的风情,赛马会上雄健的英姿,回眸凝视的少女那忧郁的眼神,满头银发、刻满皱纹、弓着腰的老阿妈的脸上镌刻着她人生的阅历……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和坚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发着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夏河风情》系列、《天高云淡》系列、《家园》系列、《高原》系列成为我藏区风情的代表作品。《雪中归》表现的是一位年轻藏族妇女在风雪中急匆匆回家的情景,头戴钢盔,身着藏袍,骑着摩托车的《草原汉子》表现的是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草原上年轻人的精神面貌时代精神。《踏歌行》、《草原风情》、《走向圣地》等作品是以较为宏大的场面展示了朝圣者在途中的场景,朝圣者那虔诚的目光和一步一拜顽强的精神和毅力,使人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神秘和朝圣者的虔诚。《家园》系列的创作素材是我在甘南则岔石林所得,多表现的是生活在这里的牧民安逸和宁静,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类的历史短暂而漫长,经济、文化、文明到了今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艺术也不例外,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不再是只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了,它也承担着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彰显时代精神,成为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载体之一,作为艺术工作者,用手中的画笔记录、表现时代精神,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他们那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感动,表现他们的形象,彰显他们的这种精神使我的创作欲望极具强烈,我要用艺术的再现、记录这伟大的壮举。搜集素材,寻找道具,勾画草图,经过一个多月的案头准备,落墨成稿,整个创作过程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表现时代精神的巨幅作品《使命》之一就这样产生了,后被甘肃省疾病控制中心收藏。接下来又创作了《使命》之二,参加了甘肃省美术作品大展,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被甘肃省委宣传部收藏。《生死时速》(获省文联颁发的“金驼奖”)是表现“5·12”地震期间抗震救灾的一幅作品。画面上是抢险救灾的解放军和抢险医疗卫生工作者用担架抬着受伤的灾民飞速地前行,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主题。主体人物后面是承载伤员的直升机,阴暗的天空布满乌云,营造了压抑而且紧张的画面气氛,画面人物的表情坚毅而凝重,预示了人们不屈服于自然灾害,最终要战胜灾害的坚强信念。
在舟曲遭受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的袭击后,我深入灾区,目睹了灾区的惨状,在积极参与抗洪救灾的同时,感受到了发生在救援过程中众多的感人事迹,2010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人物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得到了导师冯远先生的指导,完成了《舟曲不屈》等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顽强,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力量的伟大,感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与博爱……作为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更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是拿起手中的画笔,为这些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浓墨重彩的画上一笔。
2010年初到5月份期间,在恩师李宝峰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深入窑街煤矿和白银的王家山煤矿采风。矿区的生活仍然艰辛,但工作条件远远比以前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些开采光明的使者长期工作在地下,他们的付出不再只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为千家万户的光明和温暖默默地做着奉献。他们心态平和、憨厚淳朴、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表现他们这种印象和状态是我创作矿工系列的主要目的。采风回来后,我先后创作了《矿工》系列作品。
在从事美术创作这些年来,多致力于写实主义人物画的创作和实践,创作的过程中,题材的选择,技法的运用等诸多的因素困惑着我,期间或苦或累、或喜或忧,都在一幅幅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淡然释放。艺无止境,探索和实践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充满激情地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地去描绘生活中的真善美,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不敢奢望有什么旷世奇作面世,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画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