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84个文化项目签约700亿元 打造国字号文化招牌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峰 施秀萍 时间/2014-05-22 21:38:5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在去年的文博会上,甘肃签约总金额才是232亿元。同样的文博会,甘肃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变化,无疑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带来的成效。如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成为响当当的中国热词,百度新增词条和246万个搜索结果就是证明。

5月15日,在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甘肃84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700亿元。

在去年的文博会上,甘肃签约总金额才是232亿元。同样的文博会,甘肃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变化,无疑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带来的成效。如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成为响当当的中国热词,百度新增词条和246万个搜索结果就是证明。

而即将召开的“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显然会进一步提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关注度,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也会使论坛更有文化味儿。

凝聚共识,顶层规划,全面夯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基础

2013年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新闻发布会,宣告中国首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落地甘肃。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有着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必须精心谋篇布局确保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水平。这也是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进程中覆盖全省且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序推进确保建设既有高速度又有含金量。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从战略高度谋篇布局,精心安排部署。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亲自挂帅,成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14个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工作领导和运行机制;甘肃省委常委会先后9次专题研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省委书记王三运先后25次作出批示;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门力量,历时两个多月,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甘肃省政府迅速研究、解决编制、资金、项目等问题;甘肃省政协联系组织民主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广征良计……

不久之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出台,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一带”指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指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指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群策群力之下,《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施意见》《十三板块分方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活动、奖项对接工作指南》等系列文件、规划和实施方案陆续出台,既条分缕析回答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何建设,建成什么,如何建设”的问题,又高屋建瓴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团结一心,其利断金”。甘肃省委、省政府再次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调研指导、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首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的多重内涵,深刻认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甘肃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甘肃专题节目,赴港澳进行专题宣传推介……由浅入深、从点到面进行立体宣传,形成全省上下同心共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文化建设是一项智慧工程,在几无“他山之石”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如何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避免以文化建设的名义破坏文化资源?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惠民?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产量、产值、产能的最大化?

对此,甘肃省设计了适合省情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构架。

在文化事业方面,构建完善“1551”发展构架,着力于文化惠民。“1”是指加强“一个根本性建设”,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是指完善五大体系,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供给服务体系、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体系;“5”是指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即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新工程;“1”是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文化产业方面,建立健全“6551”建设体系,努力实现文化富民。“6”是指大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高科技型等六类文化产业;“5”是指重点发展出版发行和印刷、文化旅游、广电影视和网络传输、演艺娱乐、民间民俗工艺品加工等五类优势产业;“5”是指积极培育文化创意、节庆会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五类新兴产业;“1”是指做大做强出版发行和印刷这个首位产业。

思路引领行动。

2013年5月21日,甘肃省全面启动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对文化资源18个大类400多个项目进行全面普查盘清、评估认定,为全省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理性挖掘、展示传承和开放利用盘清“家底”。

2013年6月25日,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既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难开辟了一条现实途径,又为文化金融深度融合搭建起了一个战略平台。

2013年7月20日,酝酿已久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平台启动,聘请28位首席专家和177位分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库。

短短三个月,“资源梳理、金融投资、学术支撑”三大平台迅速搭建,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夯实了基础。

2014年3月18日,甘肃省委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3月19日下午,召开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专项工作会议,迅速在陇原大地刮起学习、培育、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劲风。

因地制宜,大胆实践,陇原大地涌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热潮

2013年3月29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在兰州隆重召开,向陇原2600万儿女发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动员令,号召甘肃全省各地统一目标、同频共振采取行动。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拉开了携手并肩、同心同德共绘绚丽甘肃的帷幕。

在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中,天水市立足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建设华夏始祖文化区、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区、大地湾国家大遗址保护区三大文化产业区,打造百里石窟艺术长廊、宝天生态旅游长廊和关陇古道民俗长廊三条文化旅游长廊。

在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中,敦煌着力建设“产业核心区、辐射拓展区、战略协作区”三大空间层次,塑造“学术敦煌、艺术敦煌、数字敦煌、佛国敦煌”四大国际文化品牌,全面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生产业、文化会展业、文化娱乐业、文化创意业、文化体育业、影视传媒业、文化培训业”八大文化产业。

在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建设中,兰州迅速出台《兰州文化产业三年(2013-2015)跨越发展实施方案》,既着力构建“山上看、两岸走、水中游”的多视觉文化旅游格局,全方位、大手笔打造黄河文化品牌,又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和龙文化在兰州交汇的独特资源。

各地也结合自身优势,纷纷掀起建设高潮。平凉,着力打造养生高地;甘南,深入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嘉峪关,投资6.5亿元,建设以“龙”与“水”为文化主题的华夏龙园;临洮,投资200多亿元,打造“太石水城”;皋兰,投资3亿元,在什川万亩梨园建设甘肃红色文化博览园……陇原大地热潮涌动,处处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主战场。

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各大板块初见成效

回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历程,一串串脚踏实地的脚印之下,是一份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尤其文物保护整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三篇大文章”做得花团锦簇——

在文物保护整理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有序推进莫高窟保护与利用、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长城保护等重点工程,甘肃简牍博物馆建设启动,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等5处丝路申遗点顺利通过国际专家实地考察评估,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准立项,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不断完善“1551”文化事业发展构架,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金昌建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张掖创建第二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积极推进省直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黄河剧院、“77演艺工场”正式投入使用,流动舞台车实现县级艺术院团基本全覆盖;甘肃省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零”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完成290万户“户户通”建设任务;启动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全省建成41家城市数字影院;积极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将1374台文艺节目送到基层乡镇。

同时,积极打造“十个一”文化品牌,文艺创作生产取得丰硕成果。陇剧《苦乐村官》、电视剧《大营救》、图书《莫高窟的精灵——千年的敦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数字电影《锁麟囊》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着力打造“敦煌画派”,建设“纪录片大省”“戏剧大省”“西部电影工程”;创作12集原创动画片《敦煌传奇》,填补了我省数字动漫产业的空白。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省建立健全“6551”体系,极大地激发了甘肃文化创造物质财富的潜力。

积极推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组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飞天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领导干部联系100个重点文化项目和100家文化企业的“双100”工程等,着力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与人民日报社、香港卫视、北京沃德硅谷文化集团等广泛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嘉峪关华强文化科技园、丝绸之路小镇等一批文化大项目顺利落地,实现了“招大商”的目标。

据统计,2013年,甘肃省共实施重大文化项目329个,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超百亿元,达105.8亿元,增速达35.6%,年增加值和年增速均创历史纪录。2014年第一季度,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加快,同比增长38%,达30.51亿元,第一季度的增加值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增加值。全省文化产业明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此外,甘肃省将打造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龙头工程”,经过长时间反复调研、论证,一遍遍调整,又数次推翻重来,最终编制形成“具示范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建设“大美敦煌”,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落地甘肃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清晰勾勒出“金字招牌”的雏形。在不远的将来,经过陇原儿女的不懈努力,这块国字号文化“金字招牌”将更加耀眼夺目。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