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在崆峒区,就有这么一位民间艺术爱好者,他通过多年的研究,将瓷器与盆景完美融合,创作出了许多美观雅致的作品,他就是被称为国内艺瓷工艺加工制作第一人的何文华。
本文主人公何文华
来到何文华的家里时,他正在给自己精心制作的盆景浇水。映入眼睑的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精美盆景一时间让记者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52岁的何文华说:这些充满神韵的盆景都是他利用瓷盘、酒瓶、茶壶、花瓶和石、树、草、苔以及摆件等物品制作完成的。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命名,他就起了个名字:艺瓷工艺盆景。何文华的艺瓷工艺盆景在运用透视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各种景观制作材料的主次、从属、虚实、对比等构图关系,做到了移步换景。
系列产品之一 题名:飞来石
据了解,何文华是崆峒区电信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从没有上过任何艺术类学校,采集奇石、制作盆景仅仅是出于他个人的爱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何文华就养成了觅石、赏石、藏石以及制作盆景的爱好,他也因此成了陇东奇石家协会总顾问,经他策划的《泾河奇石邮资明信片》,2003年在国内首次以赏石为题材发行,当时在国内花卉盆景界还引起了巨大反响。
何文华开始制作艺瓷工艺盆景始于2001年,当时我国盆景从以弘扬为中心的继承、促进阶段,转入以发展为中心的创新、求精阶段,各地涌现出了大量不同种类的盆景。刚好这年他代表甘肃省参加了《花木盆景》杂志社在苏州举办的学术交流会,在会上与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汪彝鼎教授交流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国内盆景加工制作的最新信息。
回到崆峒不久,一件小事促成了他在艺瓷工艺加工制作领域的新尝试。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何文华在加工制作中着实走了不少的弯路。酒瓶大多是陶瓷做的,只有把表层的釉磨去,才能在瓶身上打眼,开洞,整个打磨过程需要非常小心,不然酒瓶很容易破裂。在浪费了数十个酒瓶之后,半年后的一个下午,何文华终于找到了顺利切割的方法和要领。这一天他利用自己安装的喷淋设备和购置的切割工具,成功地打磨出了第一个酒瓶!而这也意味着他在国内艺瓷加工领域实现了真正的突破。
系列产品之二:题名:乐园
花瓶盆景的制作成功,使何文华对瓷器渐渐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市场上流行着许多造型独特的酒瓶,有的华丽珍贵、有的庄重大方。如果能将这些酒瓶像花瓶一样经过切割加工来栽种盆景,不但能变废为宝,还能增添室内的艺术氛围。有了这个想法,何文华便开始收集了各种酒瓶。就这样,通过构思、选材、切割、镶嵌、布置、胶合等—系列程序,何文华心中的山、意中的水、经过自己的灵巧双手,逐渐成为了一件件独特韵味的艺术品。由于花瓶、酒瓶等瓶口相对较小,透气性较差,与其它盆景相比,艺瓷工艺盆景的养护难度就大多了,要十分讲究施肥和浇水,否则会形成烂根。为此,何文华花了不少心思。
何文华的这些风格独特艺瓷工艺盆景一经面世,就获得了国内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许,他的创作热情也因此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十多年来,他利用闲暇时间创作作品一百多件,并在《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等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理论文章十余篇。他并没有得意于自己在艺瓷加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相反,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还只是基本定型,因为说不定哪天他会对它们进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专利系列产品之二:题名:榕树下
“宅小屋,观天下;心淡定,享安乐。”多年来,何文华就这样将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艺瓷工艺盆景的制作加工上,在自得其乐的同时,他也陶冶了精神情操、增进了身心健康,实现了匠心独具的盆景用材之道。经过不断探索,他走出了不同凡响的艺瓷工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