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星书法作品
《拉卜楞人家》是由时代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和兰州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由导演徐鸿钧执导的一部数字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藏族姑娘央吉措回来了,顿时传遍甘南草原,人们争相祝贺,不过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央吉措的婚姻问题。央吉措和贡布从小青梅竹马,早早定了亲。央吉措的父母和舅舅都曾多次劝央吉措:悔婚是要遭报应的,万万不可悔婚。央吉措总是回避这个问题。有一天,央吉措想借口背水去和贡布会面,可贡布因早已得知央吉措对待婚姻的态度,不愿勉强央吉措,便理性地主动提出退婚。这让央吉措始料未及,她不能离开自己的事业,她希望贡布能和她一起到北京发展,却遭到了贡布的婉言射绝:“我是画家,我的根在藏区草原,离开牧区我就死定了。”
就这样,两人只好分手了,理性地分手了。
我从这对恋人分手中读出的潜台词是:一个人不要一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这样辛苦的是自己,痛苦的是对方。
理性爱情是这部电影送给青年观众们最贵重的礼物。
理性爱情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自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具备这样的气质。我曾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儿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男友,仅三天就约会见面,当天就开房了。认识不到一个月,连对方的名字的准确写法还没搞清,就结婚了。婚后可想而知,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每吵必打,每次她都被打得鼻青脸肿。有一天,为了一件小事男方竟把她剥光了衣服捆起来,扔到卫生间里一天一夜,差点冻死。她伤心至极,把一瓶汽油倒在身上点着了,幸亏发现及时,抢救快,没有烧死,但已烧得面目全非。
央吉措和贡布为什么不会犯这种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俩在改革大潮中经受过磨炼,懂得理性对爱情的深刻意义。
当然,如果把这种理性仅仅看作是贡布对央吉措恋爱自由的一种追求,那就太肤浅了。在传统的社会角色框架限定之下,很多女性就算走出了家庭,也会陷入公共空间的性压迫和性控制。贡布和央吉措的理性分手实际上是贡布对男权与传统观念的一种否定,是对女性参与公共事业以及创造社会价值的肯定,因为他明白,从男性的视角看,解放女性,也是男性的解放,如果女性解放不了,男性和整个社会的解放就会受到女性的制约。这正是贡布精神境界的一种升华。而对于央吉措来说,她用坚守在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她在一个疏离的语言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她在北京的事业。她敢于在爱情和事业中,选择事业。说明了她维护女权的决心和对自由追求的执著。她有妥协,也有坚守。她毅然离开草原,回到北京,就是对男权文化的一种否定和颠覆,是女人的一种觉醒。这就是贡布、央吉措两个形象的不同处和深刻处。
贡布和央吉措有可能结合吗?其实编导也在思考?所以,他在结尾处设计了两个画面:一幅是央吉措回到北京后,在长安街的大屏幕上看到了在国外获奖的贡布骑马走来。她注视着屏幕,久久不肯离去;另一幅是贡布站在甘南草山上凝神远望……
编导用留白的方法告诉观众:其实央吉措和贡布都在思念着对方。然而,他们真的能走到一起吗?编导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广大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