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绚丽丝绸之路 以文化的名义握手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满福 时间/2014-05-29 09:34:5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011年7月7日至7月16日,为纪念舞剧《丝路花雨》访朝演出30周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50周年,受朝鲜邀请,《丝路花雨》剧组在朝鲜访问演出。在为期10天的访演中,《丝路花雨》先后在平壤和沙里院进行了6场演出,观众达8000余人。

2000多年前,汉朝一个叫张骞的人,用13年时间,以脚板量出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他脚下的那条路,后来人称为“丝绸之路”。

甘肃,丝绸之路贯穿全境。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互激荡。

千百年来,甘肃和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彼此民众的心田。

昔日古道,商贾交互往来密切;今日丝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互演

35年前,一部甘肃舞剧在兰州简陋的排练厅完成合练。

正是这部从敦煌壁画中“飞”出的舞剧,让世界看到了甘肃的文化自信。她叫《丝路花雨》。

频繁的全球巡演,屡次登上西方主流社会的豪华舞台,东方肢体语言打动了世界观众。

2011年7月7日至7月16日,为纪念舞剧《丝路花雨》访朝演出30周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50周年,受朝鲜邀请,《丝路花雨》剧组在朝鲜访问演出。在为期10天的访演中,《丝路花雨》先后在平壤和沙里院进行了6场演出,观众达8000余人。朝鲜观众不断用中文呼喊主角名字,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2013年9月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召开前夕,《丝路花雨》剧组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了专场演出,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9月8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向外交部、文化部及甘肃省委、省政府专门发来贺电,对甘肃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

与《丝路花雨》一样,有着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美誉的经典舞剧《大梦敦煌》,以及多次在海外商演中赢得喝彩的《敦煌韵》等精品剧目,也在东亚、中亚等国演出。其跌宕起伏的情节、瑰丽多姿的壁画、美轮美奂的舞蹈、古朴典雅的音乐,在演出国轰动一时。

甘肃舞台艺术在走出国门的同时,国外一些知名剧团也纷纷把经典剧目带到甘肃的舞台上。

从2011年开始,被誉为“古典芭蕾百科全书”的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剧院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连续3次登上甘肃大剧院的舞台,演绎足尖上的传奇。在甘肃的每一场演出,都创造了票房奇迹。

互展

甘肃历史上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列全国第五。

展览,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近年,我省与亚洲各国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展活动。

作为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文化唐卡展”,2014年初在韩国首尔展出近一个月。有着很高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甘南藏族文化唐卡,深受韩国民众喜爱。活动期间,我省还与韩国的两家文化财团就文化、旅游等领域签署了协作备忘录。

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今年还在泰国多个地区进行了裕固族服饰展示。中演集团亚洲营运中心总监袁正说:“裕固族的服饰是第十届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所有艺术团中最有特色的。”

互访

多少年来,到甘肃敦煌参观访问的外宾,基本上是冲着敦煌石窟而来。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古代文献,被称为文献的宝库,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肩负着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重任的敦煌研究院,搭起了全球学术界、文博界与敦煌的桥梁。

这些年来,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和她的团队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弘扬,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让敦煌石窟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共同话题。

樊锦诗说:“敦煌是人类的宝库,没有对外交流就没有敦煌研究院的发展。”

从古到今,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领域广,战线长,而且不断线。文化上的交流合作,让甘肃与世界融合得更紧密,世界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甘肃的了解。

甘肃,正在以文化的名义握住世界的手,阔步前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