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西和乞巧文化:千年积淀需现代表达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屠国玺 石鼓 靳淑敏 时间/2014-06-03 10:48:2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流传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礼县的乞巧风俗,是许多民俗专家眼里的“文化瑰宝”。西和“乞巧节”因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流传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礼县的乞巧风俗,是许多民俗专家眼里的“文化瑰宝”。西和“乞巧节”因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近年来,这一古老民俗的文化内涵得到挖掘。在现今背景下,如何让这一民俗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拥有直指人心的感动和吸引力,无疑是当前西和乞巧传承保护和开发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千年乞巧风俗独具魅力

在西和、礼县一带,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天上织女为“巧娘娘”。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小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当地女孩子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7天8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女儿节”的乞巧节,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西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在当地,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

宁海峰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西和人,她的少女时代正处在乞巧“断档”的时期,没机会参加乞巧。当她十八九岁参加工作后,第一次看到农村女孩子乞巧的场面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那么多女孩子在一起载歌载舞,简直是一场狂欢;其中有许多仪程,比如‘跳麻姐姐’,让人感觉非常神秘;女孩子乞巧的心情是那么的虔诚,场面很感人。没有参加过乞巧节,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宁海峰说。

2007年,为了申报国家级“非遗”,西和县为有关方面专家组织了乞巧演示活动,在最后一项仪程“送巧”的时候,女孩子们因舍不得“巧娘娘”离去而痛哭失声,专家们也感动得直掉眼泪。据宁海峰介绍,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乞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可见一斑。

据西和县文化局局长王卫红介绍,每年乞巧女儿节,都会吸引全县和周边县市的群众前来观看,最多的时候有10多万人参与,县城甚至出现没车座、没饭吃(开饭馆的都去看了)、住宿不够的情况。

近年来,陇南乞巧引起了人们特别是民俗学者的高度关注。专家们经现场观看后普遍认为,陇南乞巧保持传承了原生态的民间信仰,是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承载着中国女性独有的期望和梦想。

“乞巧文化效应”日渐显露

在西和,乞巧、山歌、春官、羊皮扇鼓舞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传承多年,久盛不衰。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西和当地民俗学者、76岁的杨克栋从2003年开始搜集整理乞巧民俗文化的资料,用文字将它保存下来。这些年他跑遍了西和11个乡和礼县的8个乡,拜访各个乡上的“乞巧头儿”。西和乞巧挖掘保护的大事小情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从他的口中,我们也寻觅到了一张时间表。

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2007年、2010年、2012年,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2013年8月,以在北京举办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为重点,举办第五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进一步推进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