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优越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孕育了一大批钟灵毓秀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甘南人文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它们各展其长,在甘南草原上展开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目前,我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38项、州级149项。甘南藏族民歌、“南木特”藏戏、唐卡、藏医药、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卓尼巴郎鼓舞、舟曲朵迪舞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甘南文化点缀得多彩多姿。
钟灵毓秀尽展人文之美
甘南藏族民歌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一种歌唱形式。
藏族民歌一般分为颂歌、悲歌、对歌、吉祥歌等,在演唱风格上牧区表现为自由、辽阔、粗壮、高亢;农区表现为豪放、细腻、活泼、流畅。“拉伊”,“拉”意为“山坡”,“伊”意为“歌”,是放牧、行程、打猎、田间劳动时唱的爱情歌曲,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感情奔放,音调高亢辽阔,柔和细腻,在甘南藏族民歌中独具风格。
这些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乐曲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口耳相传。近年来,我州文化部门做了一些基本整理,但大多数没有谱曲,难以长久保存,加之现在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影响,导致一些传统民歌出现传承危机。为此,州文化部门从2007年开始分组深入全州牧区村庄,对甘南藏族民歌进行全面收集。历经5年共收集了1000多首民歌,最终有780多首曲调优美的原创民歌被筛选出来,歌词全部用藏文记录并谱了曲,自此,口耳相传的藏族民歌有了确切的文字、视频记载。
夏河县拉卜楞镇上唐乃合村村民达老,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在前人的基础上,多年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颇负盛名的艺人之一。达老演唱的怀旧歌曲唱腔气长,出声长,常令人潸然泪下,是目前唱法所不能比拟的。
甘南“南木特”藏戏是产生于19世纪在西藏藏剧影响下分蘖、滋生出的具有地方风格的一个剧种,是藏族文化艺术形态中占重要位置的一门融歌、舞、说唱、音乐、文字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南木特”藏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群众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
碌曲县双岔乡二地村的“南木特”藏戏演出已有34年的历史。在34年的发展进程中有自己的剧目表演队伍,一直在民间不断延续和流传,从未间断。但由于活动范围小,缺乏资金和道具,演员匮乏,演出形不成规模,制约了藏戏的传承和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双岔乡二地村于2013年2月被正式命名为我州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保护基地,而“南木特”藏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5月挂牌成立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木特”藏戏传承保护基地,旨在倡导和鼓励传承人在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同时,将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有价值的保护方式方法等予以总结概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也为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珠联璧合颂赞天籁之音
“唐卡”,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译,是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
唐卡画源于寺院,故其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传授有直接联系,属纯宗教事务类的师徒相传。唐卡可以把情节众多,连续性强的故事,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构成连续图案,将情节自然分割开来,使它形成一幅既独立而又连贯的生动有趣的传奇故事画面。
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藏民族民间和宗教艺术均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可供世人观赏和收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