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南毛山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在甘肃省康县南部的阳坝镇、两河镇、白杨乡、铜钱乡、三河乡、秧田乡等地山歌形式。是一种具有地域特点的原生态民间演唱形式,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触景生情,即兴演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真切地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是康南广大人民集体创作成的民间音乐作品。
康南毛山歌是世世代代流传在甘肃省陇南康县南部山区的民间歌曲,之所以称为毛山歌,就是歌词全是山民们一辈辈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歌本,有的是歌手们现编现唱,出口成章的。与其它地方山歌最大的不同点是比较通俗易懂,比较原始,地域特点明显,很少有文化人加工修饰,因而,更加切近群众,更加切近生活。毛山歌,是康南人民的集体创作,它深刻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心声,是十分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康南毛山歌,有唱旧社会广大百姓苦难生活的,如:“不赶麦场赶惯了,提起麦场心烂了,镰刀背架不提了,要着吃着回来了。”有揭露地主阶级压迫穷苦人民的。“宁叫天打死磨,不给老地主做活”。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锄草锄了整一天,眼看太阳快落山,扯根葛条绑太阳,草不锄完不下山。”有反映忠贞爱情的。如“铜绿盅子喝清茶,啥时与你成亲家,只要和你成了亲,肉连骨头心连心。”歌唱毛主席的,如“杜鹃枝头杜鹃啼,燕子河畔燕啄泥,人民领袖人民爱,万众歌颂毛主席。” 从形式上讲,有单唱,有对唱,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在康南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都会哼两句山歌,有一个人劳动时独自吟唱,也有男女对唱,互相戏弄或打情骂俏。如“郎在高山割竹穰,姐在河坝洗衣裳,听见棒棰帮帮响,蹶起尻子走他娘。走在跟前不是你,才是啄木子啄树里,背上火药拿上枪,叫你啄木子见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