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城徒手秧歌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6-08 22:17: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庆城徒手秧歌,是流传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19世纪30年代曾在解放区流行

庆城徒手秧歌,是流传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19世纪30年代曾在解放区流行,后来为陕北秧歌所代替。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秧歌,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   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天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这一时期秧歌的动作和歌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庆阳市文艺工作者把革命斗争的内容和民间歌谣、小调也融入了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新十绣》《王麻子变工》《减租》《改造二流子》《四季歌》等。在边区新文化运动中,新宁县湘乐镇南仓村村长刘志仁,将秧歌这种表演形式融入当地社火之中,大大丰富了社火内容和表演形式,增强了社火的观赏性。1937年刘志仁开始创作新秧歌剧,他在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解放区全新的革命斗争内容,用简洁明快的群众语言,热情歌颂共产党和边区火热的革命生活,深受农民的欢迎。他自编自演的第一部新秧歌剧《张九才造反》,演出后群众当场给他披红戴花。1944年11月,刘志仁被推选出席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大会,荣获“特等艺术英雄”称号,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延安《解放日报》以大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和经验,陕甘宁边区政府给他颁发了“新秧歌运动的旗帜”的布质奖状,毛泽东主席给他赠送了一条毛毯。庆阳县三十里铺社火头黄润,1943年9月到延安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演出新编的秧歌剧《减租》,受到延安群众和大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舞,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有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进行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双排偶数。人物化妆多式多样,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它虽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但它是载歌载舞,而且有故事情节,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 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任何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镰刀、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扭动时如花海翻浪,异常耀眼。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