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子舞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6-08 22:55:2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永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秦时代和秦汉之时,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有羌、戎、月氏、乌孙,之后有匈奴、鲜卑等,至唐代后期为吐蕃所据,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位于永昌西北15公里处的大泉水库北面山崖石壁上

千里沙漠,一线通道,朔风戈壁,一片茫茫……

据《汉书》记载,公元前一百零四年至前八十八年,西汉政府在现今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先后设置了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

河西四郡的岁月沧桑永远说不完,但改变不了的是祁连山的雪水将这里灌溉得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一位朋友称,一提起来河西,总让人想起鞍马铿锵、刀光剑影。

这,一点儿都不为过,就连此间的舞乐也演绎着“狂放”。

古有鱼鳞阵,今有节子舞。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的永昌节子舞,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气势和灵活多样的动作而显名。

节子舞俗称打节子,又名霸王鞭,由四人到几十人表演,节子用近一米的木棍做成,画彩,中缕孔串古铜钱,舞时“嚓嚓”做响,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

相传由古时骊靬人“鱼鳞阵”演化而来的节子舞,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鱼鳞阵是一种以盾牌组成严密的攻防阵列,“其相接次形若鱼鳞”。由于古罗马军阵习用此阵以及欧洲节子舞的发达,此间有关人士在讨论那个在东方神秘消失了的古罗马军团是否在此地繁衍的话题时,还希冀从节子舞中寻觅着线索。

“此鼓只应凉州有,陇上难得几回闻。”另外一种有着“中国西部鼓魂”之称的武威“攻鼓子”,也蕴藏着浑厚的魅力。

表演攻鼓子需要特定的装扮,黑衣、黑裤、裹头的黑布上插着两根雉鸡的彩色尾毛,腰背羊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脸上用色泽鲜艳的油彩打着怪异夸张的脸谱。

此外,打鼓演技也很讲究,要做到手、眼、神的统一。数十名到上百名仪态刚毅、潇洒的精壮汉子拉开架势,只见一条条有力的弧线从空中划出,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流泉,渐如惊雷,在隆隆鼓声中他们提足起舞,双腿前弓后登,步伐稳健和谐,鼓队阵形变幻无穷,忽如雁阵展开,忽如长蛇疾冲,忽而列成方阵,忽而旋走太极,勇往直前……使人如临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据记载,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攻鼓子源自古时军队出征的鼓乐。现在每到年关闹社火,乡民们总要走乡串户表演攻鼓子,排山倒海的气势,增添了不少节日的喜庆,令人振奋。

“这种古老原始的鼓乐不就是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生长的一种‘滚石乐’吗。”此间学者称,“两种舞乐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的西部美感,反映了西部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生活的场景。”

如今,河西走廊上朴实的人们,依旧抱着如此的精神状态,建设着广阔而又美丽的家园,用自己的风格与方式幸福地活着。               

永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秦时代和秦汉之时,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有羌、戎、月氏、乌孙,之后有匈奴、鲜卑等,至唐代后期为吐蕃所据,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位于永昌西北15公里处的大泉水库北面山崖石壁上,有著名的北山岩画50余幅,图画在一块岩石上横向排列,上下分层刻画,以动物图为主,间有人物图示,有的一手叉腰,一手上举;有的双手叉腰分腿下蹲,作舞蹈状。队列前面似有1人在领舞。从整个画面看,众人正围绕着神祗翩翩起舞。这便是永昌有文字记载的节子舞。

节子舞又名霸王鞭。始于西汉末年,相传楚霸王(项羽)善使枪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人们为了表达对楚霸王的崇敬,根据他对阵时骑马、挥剑、扬鞭的姿态,编成了独特的民间舞蹈霸王鞭。节子舞由4人到几十人表演,节子用长80厘米的木棍做成,画彩,中缕孔串古铜钱,舞时“嚓嚓”做响。有“串花子”、“虎抱头”、“打四门”等套花,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根据社火的鼓点踏步舞鞭,也可以边舞边唱,节奏明快,活泼自如。

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04年至前88年,西汉政府在现今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先后设置了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河西四郡的岁月沧桑总让人想起鞍马铿锵、刀光剑影。古有鱼鳞阵,今有节子舞。节子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气势和灵活多样的动作见长,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

有着2000多人口的永昌县赵定庄村,座落在祁连山脚下,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山丹马场与之相邻,赵定庄的节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个世纪50年代,老一辈节子队曾被选拔到省城兰州调演;90年代,青年节子队的表演被金昌电台制作成专题,曾在省台播放,并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电视片;2002年,由赵定庄小学组织的儿童节子队参加了永昌县十运会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2003年央视摄制组用4个小时对赵定庄节子分老人、青年、儿童三个层次进行了采访拍摄。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苗庄王率军征战,被敌方围困在祁连山,眼看就要全军覆灭,一天夜里,突然鼓声大作,月色下一队身披战袍的神兵从天而降,他们手舞棍棒,脚踏鼓点,带领苗庄王军队杀出重围,转危为安,苗庄王为了答谢神兵,就在赵定庄演练了娴熟的棍法和诡秘的阵形,由此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赵定庄节子。赵定庄所打的节子,其实就是一根两尺多长的木棒,两端扎有彩绸。中间凿有四个长方形的孔,代表四个季节,每个孔中间用钉子嵌有三个铜钱,代表十二个月,木棍长二尺四寸,代表二十四个节气。赵定庄的节子,传统上是四人组成一个阵点,每人把守一门,寓意古营寨的四门,场内一人扮作膏药匠,相当于指挥,但更像传说中的神兵。随着他的形体弯化和手中波浪鼓的上下翻动,节子手们和着鼓点腾挪跳上天,变换阵形,翻飞的节子既融合了游牧民族的热情奔放,又吸收了中华武术的精髓。“猛虎提头、鹞子翻峰、魁星提斗、二龙戏珠,韩信点兵、群雄聚会”等无不蕴藏着丰富而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节子舞那刚毅雄健的气势,仿佛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回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久远年代。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