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州鞭杆舞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6-08 23:01:5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秦州鞭杆舞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南的秦岭、杨家寺及周边乡镇一带,主要以秦岭乡的斜坡村最为集中,经过21世纪初的挖掘整理,影响范围逐年扩大,受益人数达4000余人。

秦州鞭杆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乡斜坡村一带。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比较古老的秦文化之一。是秦人在长期放马畜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属于民间社火的范畴。舞蹈动作以养马时的放牧动作和一部分武术动作为基础融合而成,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秦州鞭杆舞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南的秦岭、杨家寺及周边乡镇一带,主要以秦岭乡的斜坡村最为集中,经过21世纪初的挖掘整理,影响范围逐年扩大,受益人数达4000余人。

《史记·秦本记》中记载,秦人首领从中裔到秦非子都“在西戎,保西垂,居犬丘”,并以善养马著称。后来秦庄公、秦文公均居西犬丘、西垂,据《水经注》解西犬丘位于秦州区西南的杨家寺、秦岭一带。

在约公元前1000多年,秦人先祖非子因在天水放马滩及秦岭山脉一带为周王室牧马有功,被封为周的“附庸”,号曰“秦嬴”,天水因而成为秦人历史的开端和秦王朝建国的起点。

秦州鞭杆舞是当时秦人亦牧亦兵,利用天水这个远离战火的“西垂之地”休养生息,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真实写照。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天水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秦早期文化的遗风,而流传久远的秦州鞭杆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鞭杆又称短棍,是武器中的一种,甘肃鞭杆最早起源和流传在陇南及天水一带。秦人在长期牧马的过程中将拿鞭子的动作演化成一种民间舞蹈,后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套路。秦州鞭杆舞中含民间社火打花棍和武术的成分,而甘肃鞭杆最早在天水、陇南一带流行,天水社火历史更长,追溯秦州鞭杆舞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鞭杆舞通常为四人一组,最多时可有32人或64人同时舞蹈,舞者分为男女角色,动作各异,但流传下来的鞭杆舞的角色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充当鞭杆舞中的配角,动作较简单。秦州鞭杆舞者有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武术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鞭杆舞的剽悍、刚烈和粗犷。 鞭杆舞的表演分行进步和固定步,行进步整齐有序,威武壮观,声可震天;固定步对称穿插,腾挪跳跃,动人心魄。旁边则有二胡、笛子、碰铃、云锣等伴奏,也可组织数人伴唱助兴。 秦州鞭杆舞只在每年春节时才由斜坡村村民们自发组织表演,以此表达他们祈福迎祥、期盼来年庄稼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跳鞭杆舞时会有专人负责演唱,唱的曲子多为秧歌或小曲,曲调类似于道情,悠扬婉转,细腻动人,而唱词则大多讲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斜坡村的鞭杆舞常用的曲子是《八度神仙》,这首曲子据说已经传唱了几百年。在20世纪初(清晚期到民国初期),秦州鞭杆舞空前繁荣,当时秦岭乡一带的“老幼、妇孺皆会舞之”,秦岭乡人在农闲和节日时就用鞭杆舞表达他们祈福迎祥、期盼来年庄稼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