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戏古称“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张掖民间也称作“肘娃娃”或“肘偶”。杖头木偶戏古称“托偶”或者 “托戏”,俗称“三根棒”。张掖市甘州区邵家班子木偶戏就属于杖头木偶,是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另两根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又称“手挑子”。木偶全长有一公尺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
邵家班子木偶戏的表演用的各类木偶和道具均由自己制做。木偶在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的造型和技法,也吸收了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该木偶戏唱腔以秦腔和眉户剧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现留存的传统剧目多达几十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偶像能做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美术、服装、表演、剧本、音乐等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在表演中,木偶的头、眼睛、嘴巴和手足都能活动自如,嘴巴随着曲调的旋律启闭,眼睛也随着表演的动作转动,从目光动作可看出木偶是高兴,还是忧愁,是愤怒,还是憎恨;木偶的手送物取件、击鼓弹琴、跃马扬鞭动作敏捷,当地群众深情地称赞道:“木头人,木头人,真正像个人;木偶戏,木偶戏,活像真人在演戏。”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甘州区的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明代由陕西传入,至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戏班多数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据健在的3位老艺人回忆,其祖上有用艺名传班接代的习惯,传承至其祖父时改用家庭姓氏,即被当地和周边地区称为的邵家班子。班子现制做好的各类人物木偶40多个,动物木偶6个,穿戴的服饰60余件,演出的剧目百余部。1952年原张掖县成立了以邵家班子为主的“前进木偶剧团”,1957年代表甘肃省参加西北五省戏剧调演时曾荣获第一名,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