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曲发祥于现白银区水川镇并曾广泛传唱于水川黄河两岸以及甘宁青等地的甘肃地方曲种;这同时也是一曲参照元朝戏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而创作并用当地方言演唱的甘肃地方曲种。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地乡民经过重新挖掘整理,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83岁的陶发(右一)和陶俊礼(左一)
“清晨早起出阳关,策马扬鞭,鹏程九万里,春色满山川,柳绽北陌,花放南阡……猛然间,来到寺门前……”这是祖籍为现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张海润于清同治九年创作并传唱一时的“西厢调”小曲之《游寺》篇的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和排演,现在大川渡村和河对岸的榆中县青城镇的村民总会在农闲的时刻,自己化妆、自建乐团、自己排练表演这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西厢调”小曲。而其他乡民则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地围坐戏台前悉心欣赏。
张海润初入国子监
大川渡村位于白银区水川镇西部,毗邻黄河,曾因兴旺的水路运输使得这里灿烂一时。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这里出生了一位人物,他就是张海润,字晓霞。清同治年间,由于陕甘回汉矛盾的激化,兵燹突起,许多村庄出现十室九灭的悲惨局面。张海润的父亲张廷桂时“作山堡于红圈湾以卫乡民”,后“堡遂陷,公及于难。”(杨巨川《青城记》)。在三叔的力救下,张海润和母亲等从山后侥幸逃难。左宗棠平乱后,甘肃报采芳局为张海润的父亲立了传,并保举“善词曲”的张海润入国子监深造。
“西厢调”一唱传民间
在国子监期间,张海润研读了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结识了京城许多音律贤达,这为其日后创作词曲奠定了基础。
1870年,当时民间文娱渐兴,他便以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内容情节为参考,结合当时社会的发展走向和人们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人生观的变化,开始创作了“西厢调”歌舞小曲,并于1875年完稿。没想到这个“西厢调”一搬上舞台,便一炮打响,以至于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都出现“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局面。曾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在民间:山里的大姑娘不进校,唱起“西厢调”,词曲记得最牢靠。直到解放前夕,“西厢调”小曲还盛行于今榆中县青城镇黄河两岸和甘、宁、青等地区,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