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作四邻 136x68cm
联系电话:18193675555 ▲ 溪山览胜图50x180cm
▲小景写生 68x68cm
▲梦萦故乡120x220cm
▲故乡之象 120x220cm
▲ 家山凝翠120x220cm
▲ 壑幽万木稠 124x220cm
▲ 山似屏风静 120x130cm
▲ 山高何为惧 68x68cm
艺术简介
黄世超,1958年生于广西桂林。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第三期中国画高级创作研修班。师从刘怀勇导师并受教于梅墨生、史国良、王玉良等著名画家。现为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访问学者、画家,北京金辉鸿书画院副院长。2008年起定居北京从事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研究。在多年研读临摹历代经典名画中,以其较高的悟性,敏锐把握运用传统绘画精华,其山水画作品南北兼融,注重师法大自然,注重时代特色,注重抒情的写意精神。
山水画作品《家山旧游图》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众多佳作被国内重要机构和海内外人士收藏。近50幅作品发表刊载于《美术报》、《神州诗书画报》、《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作品集》、《翰墨神韵》等刊物,出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廖俊鸿、黄世超精品集》、《2009年驻中国北京宋庄中国画艺术作品集》、《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作品集·黄世超》、《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黄世超》等。
黄君世超先生,秉性笃厚,待人做事都十分的严谨、谦虚,在朋友圈子里口碑很好。记得世超来清华学习的那一年的印象:个头不高,身材偏于干瘦,操着一口地道的桂林土话,大家听不很懂,他也木讷少语。但他那干瘦的脸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让我看到了一种久违了的深邃。里面透着虔诚、透着期盼、透着对新知的渴望。正是这双眼睛,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年的研修是短暂的,但他凭借着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师者虔恭的尊重,将一年的时间拉长,将一天的时间拉长,认真的听,认真的记,刻苦的学习,刻苦的创作。每天早早的来到教室,及至深夜在保安的催促下才离开教室。当年,黄君所创作的山水画便在全国大展上入选获奖。大家习惯性的把全国展当成一把尺子,去评判一个画家,进入了这个圈子,就是国家级。世超之所以群众卓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秉性笃定。任何物事的研究与学习,都要有一个笃定的心态,不可以朝三暮四。深入地杀进去,方能窥见艺术的堂奥关系。世超为人为艺都很踏实,心无旁骛,势必事半功倍。
二、虔恭学艺。这些年,中国画虚假繁荣的背后是浮躁的功利主义,很少有人从本真的意义上去探寻中国画画什么?为什么画?从本真的意义上割舍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就像今天的社会,无论怎样的大力宣传“文化的先进性”,但整个社会缺失了对文化的“虔恭”与学习。
世超是虔恭的,对待知识,对待师者。努力地接受新的知识,努力转变以往的审美观念,努力的改善已有地固执的创作习惯,这些,都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三、勤奋耕耘。我说过,中国画没有一千张画做底,不可能登堂入室。想法再好,眼界再高,没有量的支持,作品终究是低下的。老子“技进乎道”即是此理。世超勤奋,而且严谨,虽没有废纸三千,却也有几十张大画。勤奋带来了收获,也给世超带来了喜悦。
四、严谨细致。中国画写意一路的作品大都冠以“逸笔草草”,胡涂乱抹的多。在全国展上像垃圾一样被清理出来。细致、丰富、新颖的作品颇受全国展的青睐。世超严谨的遵循师者所教授的“笔墨之道”。假以新的形式,把家乡的情思融于画面,丰富而隽永,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通过创作架起了一座桥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新的意蕴。
窃以为喜,世超能在知天命之年,从遥远的广西,奔赴清华学习,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今三五年过去了,世超又加入了“北漂”一族,在京华继续探寻中国画创作发展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祝福这个笃定的行者,他势必在中国画发展的历程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五十多岁,正值壮年,相信世超会走得更远,走得更高,为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也为清华大学的名人榜上增加一个新的名字:中国著名画家黄世超。
谨此,把清华校训赠予所有的看客共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者 刘怀勇(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主讲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