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道情,因其发源、流行于庆阳地区北部的环县、华池、庆阳一带而得名。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是蕴含中国西北戏曲之高亢粗犷、南方戏曲之婉转细腻的独特的地方戏曲艺术。它起源于古代的佛教和道教活动,因此它的唱腔含有僧侣唱诵经文的韵味,历经西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音乐文化的影响。促使这种戏曲的艺术魅力日臻,以兼收并蓄、博釆众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0世纪初,环县艺人解长春,将陇东道情运用于皮影戏表演,并汲取庆阳民间小曲和民歌的优点,进一步完善、发展了陇东道情,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深受庆阳北部山区人民欢迎。
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别具一格,既粗旷明快,悠扬婉转又深沉哀怨、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上气息。它的板路以花音与伤音为基础,包括激越豪放的“大开门”、婉转、凄怨的“还阳板”、风趣幽默的“菩萨案”、轻松舒展的“耍孩儿”和古曲“九莲环”等等,形成了陇东道情声腔音乐艺术的总体系。尤其是它韵味特异的句尾拖腔(称为“簧”)与各唱段末尾一唱众和的悠长的拖腔(称为“麻簧”),以及吟诵、滚白、喝音等表演技艺,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运用独特的四弦、笛呐、渔鼓、简板和甩梆子、撞铃、笛子等乐器,音乐效果古朴、浑厚,丰富感人。
陇东道情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大西北历史文明的演进中,得到了大力弘扬,使之走向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1952年,甘肃省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戏曲工作者深入环县、华池等地,对陇东道情声腔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编印了《陇东道情》资料。1953年和1957年,以环县道情艺人为主组成的代表团,曾两度赴京表演,展示了陇东道情引人瞩目的艺术风釆。1956年,陇东道情老艺人在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了坐唱形式的陇东道情。1958年,庆阳县剧团首次将陇东道情搬上戏剧舞台,演出了表现当地著名人物“刘巧儿”的折子戏《挡桥》,以及《杀庙》、《吵宫》、《六姑娘》、《新媳妇不见了》、《最后的钟声》等历史、现代戏剧,深受城乡人民欢迎。1959年,甘肃省戏曲剧院道情剧团编排了大型古典陇东道情剧《枫洛池》,作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节目,赴京演出,名震京华。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梅兰芳等戏曲艺术大师观看演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自此,陇东道情以独特的地方剧种和全新的姿态跻身中国各大剧种之林。1960年,甘肃省将陇东道情定名为“陇剧”,并成立了甘肃省陇剧团,将陇东道情作为代表甘肃文化艺术特色的剧种搬上了戏剧舞台。之后,庆阳地区也成立了陇剧团,编演了许多优秀剧目,并对陇剧音乐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创新,使陇剧这一艺术奇葩更为光彩夺目,新花常开。1999年,陇剧诞生被列为20世纪甘肃十大文化盛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