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镇,位于礼县东部,是礼县的第二大镇。该地名是由盐井演变来的。该地区自古盛产井盐,历史非常悠久。是礼县、西和通往天水方向的东大门,古代处在连接陕甘川的通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今,徐合公路穿境而过,更加凸显其重要的交通地位。历史上这里水草丰茂,盛产井盐适合畜牧业发展,便利的交通使“盐官骡马市场”在西北五省久负盛名。盐官镇盐井实为冒水泉,水满自流,因而早被古代劳动人民发现。
早在先秦时期,地处西垂(西犬丘,今礼县及周边地区)的秦祖先与周的交流中,吸收了先进的生产经验,陶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了发展,具备了熬制加工井盐的能力。春秋初年,先秦崛起,先进的制作工艺及铁器传入西垂(1994年甘肃省文物局和省考古所对大堡子山秦公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时发现有生锈的铁剑等铁器)使井盐加工技术成熟。战国时期至秦建国初年,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力强盛,一统天下,为当时先进手工业工艺的传播及秦与巴蜀煮盐技术的交流提供了现实条件。战国后期至秦,在西县(今礼县及周边地区)设立盐官(据1997年《考古与文物》第一期记载了“西盐”的竹简封泥,经考证是秦代或战国时期在秦国西县设立盐官的实证。),国家对井盐的重视和开发,使井盐生产工艺发展完善。秦、汉以后,历经唐、宋,直至解放初,当地居民乃至周边诸县一直在食用盐官的井盐,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反映了盐官地区的生产盛况——“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盐民达250户,产销量达2341540斤,征银2246两。至今老人们还能回忆起街头叫卖盐(盐水)的情景。
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力提倡盐业专卖,再加之井盐熬制成本高,逐渐被物美价廉的加碘有机盐取代,井盐加工退出历史舞台。盐官井盐制作工艺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被人们掌握,盐为秦的壮大奠定了战略基础,成就了数百年之后秦始皇一统六国的伟大基业。(2)制作工艺独特,与《天工开物》中记载不尽相同。(3)盐井的制作工艺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结合,反映了历史的融合与变迁。(4)盐是盐官商业重镇形成的客观因素,在采盐鼎盛时期,盐官三百多户人家,家家有制盐作坊,户户从事盐业生产。(5)盐与盐井现在已经升华为当地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精神象征。盐婆婆、盐爷爷现在被塑成神像,香火供奉,为人们祈福,保一方平安。
盐官井盐在历史长河中,不被磨灭,时刻有着自身重要的价值体现:
一、重要的考古价值:盐官流域地处西汉水上游,是秦人的发祥地。秦人之所以迅速崛起,与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盐井工艺集中体现了先秦时代广大人民的劳动智慧。汉代末,设置管盐官吏,故得名“盐官”。汉代恒宽著名经济学政论文《盐铁论》中,就指出盐铁专营。盐与畜牧业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久负盛名的“盐官骡马市场”与盐的生产有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反映了盐官地区的生产状况——“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二、重要的经济价值:盐井推动了盐官商业重镇和“盐官骡马市场”的形成,在历史上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
三、重要的审美价值:盐官井盐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旧完好保存着古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貌,真实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初始形态。一观一读,使人们重温历史,返朴归真。
四、旅游开发价值:井盐制作作为一项该地区独特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是一项很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现在采用现代化的制盐技术和大量有机碘盐的工业化生产,物美价廉的加碘有机精盐已经完全取代了土法手工制作的井盐。导致现已无人从事井盐生产,致使这项传统手工业技艺后继无人,濒危失传。
盐官镇盐井已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