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擀毡技艺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6-12 21:35:5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华丽精美的珠链披肩、古朴大方的手工毡靴、巧夺天工的钉补茶碗……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展示了东乡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竭力搜集、抢救和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使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重新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华丽精美的珠链披肩、古朴大方的手工毡靴、巧夺天工的钉补茶碗……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展示了东乡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竭力搜集、抢救和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使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重新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东乡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的稀有民族之一,在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有口语无文字的东乡语,是见证东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擀毡、钉补等民间工艺独具一格,展现了东乡人源自中亚撒尔塔人的历史渊源。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东乡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一些古老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逐渐失传。为了继承和弘扬东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东乡县全面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东乡族语言、传统民间艺术、东乡族制作工艺、民族建筑等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擀毡技艺省级传承人马舍勒。

羊毛擀毡软又绵

北方人素来喜欢睡土炕,羊毛毡隔潮保暖,铺在炕上再舒服不过了。元代至元年间,东乡境内已有擀毡工艺,是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是东乡族家庭必备的炕上用品。历史上全县境内均有分布,重点集中在北岭、龙泉、董岭、大树等乡。东乡境内牛羊遍野,东乡族群众剪羊毛、擀毛毡、编毛绳由来已久。东乡地区山大沟深,属高寒地带,毛毡为高寒地带所需之物。东乡族群众擅长养羊,毛毡的使用又极为普遍,因此,擀毡在东乡族中十分盛行,男人们几乎人人精于此道。不少东乡族毡匠还远赴肃北,甚至青海、新疆等地以擀毡为业。东乡族的毛毡种类很多,按羊毛的种类分,有春毛毡、沙毛毡、绵毛毡等;按规格分,有四六毡(即宽4尺,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和穆斯林作礼拜用的拜毡等;按花色分,有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等。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享誉西北地区,但这并非东乡的羊毛奇特,而是毡匠的手艺精湛。东乡族的擀毡工具主要有3件,即所谓的“毡匠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工具虽然简单,但制毡工序却很复杂,分为弹毛、擀毡、洗毡等。其中弹、洗、揉边技术性很强,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弄,没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手艺的人,是做不出笔直带棱毡边的。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而驰名西北各地。东乡县南北二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最有名,家住东乡县龙泉乡前进村的马舍勒是东乡族擀毡艺人中的杰出代表。

十里八乡传佳话

8月下旬,记者在东乡县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采访马舍勒时,由于是穆斯林群众斋月期间,马舍勒毡匠并不在他的擀毡铺中,经四处寻找他才赶来,一进屋子就指着屋内的大弓说:“我几十年都用这把弓弹毡。”记者想请他演示一下擀毡的过程,老人挺为难,说是斋月里不便擀毡,都休息好几天了。毡匠马舍勒已经65岁了,擀了40多年羊毛毡,他蓄着传统穆斯林群众中常见的长胡须,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说话利索、反应机敏,一看就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江湖中人”。1944年,马舍勒出生在东乡县一个贫苦的人家,父亲常年在外做毡匠,家里穷得“石头当枕头,光土炕上铺不起一块薄毡”。16岁那年,不识一字的马舍勒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开始学习擀毡手艺。上世纪70年代,正值壮年的马舍勒独自一人携一张弹毛大弓,行走于青海、河西、宁夏以及东乡地区山乡间,靠着娴熟、精湛的擀毡技艺,在十里八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人称“舍勒毡匠”。 

“那时活儿多,一出门就是几个月,忙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一天能擀出3条毡。”擀毡是件辛苦事,要经过弹、铺、洗几个环节:先要选择收来的羊毛,择出黑羊毛及不干净的杂羊毛,挑选头等羊毛,用头等羊毛做面子,二等羊毛放里子,三等羊毛及不好的羊毛夹在中间,然后用绳子绕过屋椽把弓悬起,弓下放上备好的生羊毛,擀毡人胳膊上套上拨子拉动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地用柳条弹打直到柔软。等到满屋子的尘土和毛絮落定,羊毛里的脏东西也就差不多干净了,弹干净晒干之后,放在木制的案子上过秤计划做毡的尺寸。然后擀毡进入铺毛的工序,此时竹帘和打毛用的工具就派上了用场。先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竹帘上,先铺头等毛,铺好后依次铺二等毛,最后铺三等毛,铺一层毛撒一层细白土,再喷一层食用清油,铺毛时要不停的洒水,水不能洒的太湿,也不能太干,要掌握好干湿度,用工具把羊毛打理平整,然后卷起竹帘,用绳子捆紧浇上热水,踩于脚下两头来回滚动,一般需要4个人,也可两个人来回滚动,大概来回滚动40分钟,直到羊毛充分粘合后拉展四角,再压边子,由于边子比较薄,薄厚不均的地方要精心再加工,然后将初成的毡第二次放入竹帘中,在来回滚动40分钟左右,同时要洒开水,再拉开放在木板上用脚反复清洗,大概需要洗3个小时,每一小时放一次大水,就是直接用水桶全部浇透,要一共清洗26次,目的是彻底将羊毛里的杂质洗干净,也就结实了,再铺开用尺子将边子弄齐,这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薄厚不一的毡边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手揉齐,最后用钩子按尺寸拉展死角,再用水冲一下,挂在椽子上晒干,一条毛毡就做成了。他告诉记者,擀毡时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必须环环相接,不能中途停止,停了质量就不好了。 

“风吹马尾千万线,羊毛见水一片毡。”马舍勒的独特之处在于羊毛里加入了白土和清油,再就是做工细腻,擀出的毡不仅光滑耐用,还能“站立”不倒。马舍勒的名声越来越响,连甘肃以外的毡匠也抵挡不住他的竞争。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批准马舍勒带着二三个徒弟专事擀毡,一月下来,每人向生产队上交60元钱,顶作工分换来口粮,除此之外,每人还能落下二三十元,“快赶上一个老师的月工资了”。马舍勒粗略地算了一下,擀毡40多年时间里,经他的手擀制的毛毡不下8万余条,东乡境内许多农户家中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毛毡,这让舍勒毡匠颇为自豪。他说,他擀的毡很耐用,一条毡只要不被火烧,铺在炕上能用几十年。

传承保护促发展

然而岁月荏苒、时事变迁,席梦思走进了千家万户、电热毯也铺上农家大炕,结实耐用的羊毛大毡虽好,但制作繁琐、造价又高,怎抵得过工业产品的冲击。擀毡营生越来越难做,舍勒毡匠也转向了自家的承包地。几代毡匠传承了上百年的大弓搁置起来,落满尘土。他告诉记者,2000年他在龙泉集上开了一家专门擀毡的铺子,又开始带着儿子和孙子擀毡,擀毡虽然苦大但收益也好,平时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庄稼。他说他是东乡县第一个开擀毡铺的,现在在政府的扶持下擀毡的人又多起来了,光龙泉集上就有两家专门擀毡的铺子。现在来擀毡的大多是农村人,一种是自己拿来羊毛擀条毡他们挣加工费的,另一种是他们到乡里收来羊毛制成毡再出售的。现在马舍勒和孙子马胡塞尼两人在铺子里擀毡,儿子负责收羊毛和销售,有活时每天能挣100元。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国家政策好,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回来就盖大房子,修好新房盘上炕后首先就要买条新毡,另外东乡族姑娘出嫁时娘家人送两条毡做稼妆,所以这几年他擀的毡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刚擀好就卖掉了,根本没有存放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祖孙三代都从事着擀毡生意,以养家糊口。 

东乡毛毡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品种齐全、做工精细,图案丰富,纯羊毛全手工制作,防潮取暖,有薄厚大小不同尺寸,各类花色品种。炕柜上码满洁白绵软的绵毡,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驰誉西北各地,是深受各族人民及牧区群众喜爱的生活用品,也是姑娘出嫁时主要的陪嫁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制毡工艺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东乡族擀毡工艺的部分程序已逐渐被机械化代替,床上用品被其他类型的制品所代替,再加上多数艺人外出打工,制毡工具几乎绝迹,从事擀毡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现有的手艺高超的把式年事已高,有的相继去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东乡族擀毡工艺濒临失传,擀毡技艺后继乏人。东乡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精神,开展普查工作,安排文化部门征集收藏传统擀毡工具,北岭乡擀毡艺人马舍勒自筹了3万元,在文化部门的扶持下,在龙泉集市建立擀毡工艺手工作坊,用于传承和发展东乡族擀毡工艺。 

另外,据东乡县文化局负责人介绍: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民间技艺,东乡县准备出台相关政策和方案,加大扶持力度,在县内建一个擀毡厂,进行集中生产,并扶持民间擀毡工艺户,批量生产,做大做强这一民族手工业,全面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工艺技术档次,利用东乡县养羊多、羊毛产量大的优势,在县内逐步推广形成一产业。相信有了政府的支持,东乡族擀毡这一民间技艺必将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